記者從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白羽肉雞聯盟(簡稱中國白羽肉雞聯盟)了解到,2013年中國雞肉出口總量達43.06萬噸,比2012年增加1.91%;在此基礎上,今年雞肉出口繼續增長,有望突破45萬噸。中國雞肉因質優、價廉正被亞洲、歐洲、中東等世界52個國家和地區共享,而日本、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成為中國雞肉出口目的地前三名。
突破四大困難 中國雞肉出口連年增長
豬肉、牛肉、羊肉在國內屬于生產和消費大項,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占據著天然的絕對優勢,但在眾多肉類中緣何獨獨只有雞肉持續大宗出口?
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常務副秘書長宮桂芬分析,原因有四:首先,中國雖是豬肉、牛肉和羊肉的生產大國,但并非強國,在滿足本國市場的情況下,出口能力相對較弱;其次,與雞肉相比,豬肉、牛肉、羊肉的生產周期長,其一般都在8個月至兩年間,而雞肉的生產周期是42天,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市場,生產周期短、易控制成本的雞肉顯然優勢明顯;最后,在肉類安全品質控制方面,雞肉更有優勢,而以大成、正大、華都、六和、圣農、民和等一大批中國大型肉雞產業化龍頭企業,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經建立了穩固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并牢牢把控住了國際市場。另外,國家之間為保護本國肉類生產所設置的貿易壁壘也拒我國豬肉、牛肉、羊肉于門外,但中國雞肉在亞洲和中東市場的不可或缺性突破了這些壁壘。正是基于這四個原因,豬肉、牛肉、羊肉在我國呈現出進口遠遠大于出口的局面,而唯有中國雞肉一枝獨秀,并呈現出連年增長態勢。
中國肉雞擁有全產業鏈 品質控制形成閉環
“中國雞肉安全之所以得到對食品安全要求最苛刻的日本的肯定,并能出口50余個國家,是因為中國養雞業的品質控制是一個閉環!而出口企業也多集中在聯盟內大型肉雞產業化一條龍企業”,采訪中,中國白羽肉雞聯盟總裁李景輝這樣告訴記者。
中國雞肉出口企業最大的特點是基本擁有從種蛋、孵化、飼料生產、疫苗生產、屠宰到熟食加工、調料生產完整的產業鏈,肉雞產業在企業內部就是一個閉環。
李景輝總裁介紹,聯盟旗下的養雞企業基本都建立起了一整套嚴格的養殖生物安全體系,從養殖場的選址、廠區布局、飼養管理、衛生防疫、獸醫監測等方面有效地防范了各種風險,保障了雞群的健康。從雛雞生產到商品代肉雞飼養、屠宰,各環節,肉雞嚴格的執行“五統一”管理模式:即統一供應雛雞、統一供應飼料、統一防疫消毒、統一使用藥物、統一收購屠宰,使雞肉更加安全可靠,同時,在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監管和指導下,雞肉保證了安全。
李景輝說,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雞肉出口大約52個國家,比2012年增加4個國家,出口量前5名是:日本22.41萬噸,占比52.05%;中國香港12.69萬噸,占比22.43%;馬來西亞2.13萬噸,占比4.95%;以及巴林、荷蘭、吉爾吉斯斯坦、格魯吉亞、英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而出口品種中,以雞肉熟食和調理品為主,凍雞肉和冰鮮雞為輔,其中,熟食和調理品26.69萬噸,創匯11.78億美元,占比61.99%;凍品9.99萬噸,創匯2.42億美元,占比23.21%;冰鮮產品5.32萬噸,創匯1.53億美元,占比12.34%。
經濟賬、健康賬算出中國肉雞出口廣闊前景
雖然經歷了“H5N1”、“速生雞”等事件,中國雞肉的國內消費和出口的前景一直被看好。這緣于專家算的兩筆賬。中國社會科學院農發所畜牧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玉滿算的第一筆是“經濟帳”:豬肉目前每公斤的價格在25元左右,牛肉、羊肉價格也都居高不下,而雞肉每公斤在16元上下,也就是說,吃一斤豬肉相當于能吃一斤半到兩斤雞肉。顯然,在“肉吃不起”和CPI還將持續上漲的大背景下,吃雞肉能讓國人碗里肉的數量得到保持。
第二筆是“健康帳”。與豬肉相比,雞肉有著明顯的優勢。肥胖已經被公認為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因為心腦血管疾病、甚至是某些癌癥都與肥胖有關。有報告稱,目前我國的肥胖人口規模已高達3.25億。人類肥胖與不科學的肉類消費結構密切相關。我國城鄉居民目前的肉類消費結構大體上是豬肉占64%、禽肉占21%、牛羊肉及其他占15%。相關的科學研究證明,提高雞肉在肉類消費中的比例可有效降低肥胖的發生。從營養學的角度看,同豬肉和牛羊肉類相比,雞肉具有“一高三低”的營養優勢,即蛋白質含量高、脂肪低、熱能低和膽固醇低。雞肉中的蛋白質含量高達22%,牛肉為20%,豬肉為18-20%;雞肉中的脂肪含量只有1%,牛肉為5%,豬肉可高達30%;每100克雞胸肉的熱能為90千卡,牛肉為205千卡,豬肉為290千卡;每100克雞胸肉中的膽固醇含量只有82毫克,牛肉為104毫克,豬肉為100毫克。此外,雞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占脂肪酸總量的24.7%,因此,更有益于人類健康。
兩筆帳算下來,雞肉的優勢明顯,發展前景更是廣闊,而中國肉雞產業扎根農村、立足國內、擴大出口的經營戰略受益最大的是肉雞產業鏈上的上億人和相關產業。
三大原因促使中國肉雞做大國內、國外兩個市場
國外對雞肉的認可及消費量的不斷上升更是肉雞業有信心做大兩頭,形成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決定性因素。劉玉滿所長介紹,研究表明,目前,與發達國家相比,特別是美國和巴西,在雞肉消費方面,我國與他們還有很大差距。
首先,肉類生產結構方面的差距。同美國、巴西等國家相比,我國目前雞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的比例明顯過低,2009年只有14.6%。同年,美國和巴西分別為39.3%和44.5%。在美國和巴西,雞肉已穩定地盤踞肉類生產的第一位。但是,從1961年的統計數據看,美國和巴西的雞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的比例并不高,當時美國為15.8%,而巴西只有5.8%。這說明美國和巴西雞肉生產的大幅增長是兩國肉類生產結構調整的一種結果。我國目前的肉類生產結構相當于美國上個世紀60年代的發展水平。
其次,肉類消費結構方面的差距。隨著營養和健康科學的發展,發達國家消費者的肉類消費觀念和消費模式正在發生轉變,對高蛋白、高脂肪、高膽固醇的紅肉消費正在減少,而對高蛋白質、低脂肪、低能量、低膽固醇的白肉(雞肉)消費則顯著增加,這是世界性的肉類消費趨勢。消費觀念和消費模式的轉變使消費者對雞肉倍加青睞。以美國為例,美國在1961年,人均紅肉消費量為59.9千克,雞肉人均消費量為13.6千克,人均雞肉消費量占肉類消費總量的18.5%。但是,到了2008年,美國人均紅肉消費量下降到51.9千克,人均雞肉消費量上升至38.1千克,人均雞肉消費量占肉類消費總量的比例也隨之上升到42.6%。事實上,目前美國人均雞肉消費量以遠遠超過了牛肉和豬肉。而目前我國的人均禽肉消費量只占肉類消費總量的21%,相當與美國上個世紀60年代水平。
最后,改變肉類消費結構是世界性的發展趨勢。增加白肉消費減少紅肉消費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發展趨勢。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里,不僅美國的肉類消費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經濟發達的日本和肉雞產業發達的巴西,國民的肉類消費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在1961年至2009年期間,日本的人均禽肉消費由1千克/年增加到18千克/年。同期,巴西的人均雞肉消費由2千克/年增加到41千克/年。不難看出,在美國、日本和巴西,雞肉已成為當地居民肉類消費的當家品種。
“一系列數據表明,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雞肉的消費都在呈現強勢增長,不斷擴大的市場也讓中國肉雞業有更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中國白羽肉雞聯盟總裁李景輝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