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過于求 調整滯后
良種繁育研究崗位專家刁運華研究員表示,“生豬行情如不盡快走出低迷,必將導致行業又一次大幅洗牌,影響后續生產供應,進而造成又一輪的肉價波動。”在他看來,產量過剩是造成本輪行情的直接原因,“早在春節前,統計數據就釋放了這個信號,但沒有引起養殖戶的重視,加上消費結構多元化,豬肉在肉類消費中占比下降,過剩由此產生。”
也有專家指出,現在生產水平技術提升,加上一些地方做養殖產業規劃,連年只做增量,不減量,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供應結構性過剩。
上周,遺傳崗位專家何志平研究員對我省88個養殖場進行了調研。他發現,與2011年相比,場均母豬存欄量增長了30%以上,商品豬增幅更是高達70%,“出欄肉豬的體重也在增加,加上集團化擴張、進口豬肉等影響,在豬肉消費需求降低的情況下,行情難免低迷。”
調查顯示,當前我省肉類消費中,豬肉占比已從原來的70%以上下降到63.3%左右。對此,飼料營養崗位專家吳德教授認為,食品安全事件也對豬肉消費造成一定沖擊。歸根結底是供應充足后,市場的需求提升速度超過了生豬產業的提升步伐。
省畜牧學會畜產加工分會理事長王衛教授認為,當前生豬養殖行業仍處于較低層次,具有自身的產業特殊性,“具體說就是多個不可控,風險不可控,生產各環節,如疾病、市場、宏觀調控等都不可控,讓行情容易起伏劇烈。”
加強預警 規劃先行
針對當前行情及行業發展,專家們紛紛獻計獻策,其中加強信息化建設、增強行業預警系統建設被多位專家反復提及。創新團隊首席專家萬昭君研究員表示,由于渠道限制,當前的行業統計數據不夠科學、權威,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對行業發展趨勢的預判。建立科學、權威、完善的預警系統,可有力保持生豬生產的平穩和產業升級。
省畜牧科學研究院養豬所所長呂學斌認為,預警系統的建設,不僅要保證數據來源科學。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刁運華舉例說,美國的豬肉運到我省,每斤7元的售價仍有利潤,“人家科技水平高,利潤空間就大,你不提升科技,拿什么去競爭?”在創新團隊顧問李學偉教授看來,畜牧業,尤其是養豬業無疑是“委屈的”,“相對于產出,科研投入太少了。”他認為,不能實現科技支撐,行業擺脫低級層面難度較大,因此政策和資本都不應忽略對科技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