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湖南)五大地方名豬中,已有4個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個數居全國各省份前茅。
湖南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彭英林今天向記者透露,繼寧鄉豬、湘西黑豬之后,沙子嶺豬和大圍子豬今年上半年相繼享受“國保”,黔邵花豬又在向“國保”邁進。
進入“國保”,意味著地方名豬的保種將獲得國家專項資金支持。我省(湖南)地方豬種普遍具有繁殖性能好、肉質細嫩、肉味鮮美、適應性和抗病力強等特性。彭英林介紹,在全國地方名豬中,沙子嶺豬更是“寶中之寶”。研究表明。沙子嶺豬在豬-人異種移植中有較好的優勢,極具醫學利用價值。
歷經上千年的馴養、進化,地方豬種才擁有獨特的基因,表現出優良的性狀和特征。彭英林稱,純正的基因是美味的基礎,但多年來保種經費短缺,受生豬品改影響,純血源種群銳減。國家保護地方畜禽遺傳資源,就是為子孫后代留住美味基因和遺傳多樣性財富。
長期研究沙子嶺豬的專家吳買生介紹,省畜牧部門高度重視沙子嶺豬保種,湖南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專門設立試驗站,幫助沙子嶺豬走出“瀕危”,種群日益壯大。今年4月,沙子嶺豬資源場升格為國家級保種場,集中保護500多頭具有純正血源的種豬。3個沙子嶺豬保種區已發展保種戶5000戶,常年存欄純種沙子嶺母豬1萬頭,年出欄沙子嶺豬及雜交豬近20萬頭。
作為傳統生豬大省,湖南地方豬種資源豐富,品種保護與產業開發相互促進。以湘西黑豬類群之桃源黑豬和杜洛克豬雜交組群,橫交固定后再繼代培育而成的“湘村黑豬”,成為我省首個獲得國家品種審定的新品種;沙子嶺豬與杜洛克、巴克夏雜交,已培育“杜巴沙”等優勢雜交組合,配套系建設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