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賤傷農,肉貴傷民。老話自有它的道理,先農后民還是先漲再說?自我感覺有點飲鴆止渴。
豬漲農亦傷,豬價要一直飛?
漲 不斷,本還虧,是豬價,別是一番滋味在養豬人心頭。眼下雖然豬肉漲價,但一些養殖戶卻還高興不起來,“盡管豬肉價格漲上去了,形勢好起來,但是玉米價格漲 得更快啊”,“虧了大半年左右,雖然現在肉價回升,但虧下去的錢還沒賺回來”……總之,有一千種原因讓口袋里的錢縮水。所以,很多人說:讓豬價飛一會吧! 順理成章假設一下,豬價一直飛,不考慮供求不平衡等情況,會如何?飼料自然要漲,牛價羊價自然要漲,所以,白菜更要漲,全盤都漲了,萬事俱備只欠工資漲 了。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個問題,農,我欲賺也。民,亦我欲安也。二者如何得兼?
先農后民,每個行業都在嫁接一個出口
各個行業組成一個市場完整體系,但是每個行業個體也是自私的。一旦行業發生缺口,便如同貼膜里的一個氣泡,我們總是想方設法將它排擠出去,這就是行業嫁接出口。但市場又是如此神奇,將這些氣泡融合到一起,最終分配到每個人手中,每個人都參與這場消化大戰。
誰 能清晰的將農與民兩個身份劃分?當然,我所說的“農”是個代指,“農”是我們從事的本職,是我們的飯碗,但我們每個人不可更改的另一個默認身份就是市場的 “民”,因為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消費著市場提供給我們的產品。今天賣豬賺的錢,我們不可能一直攥在手心,你不可能得了成本上升的便宜,還奢求商品降價。生豬 價格漲了,豬肉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市場的龍卷風效應比我們想象得強大許多,一夜之間,才發現我們追逐的幻光永遠在此消彼長地維持平衡,這是市場的魅力,也 是為什么即使豬價一直漲,還是有很多養豬人一直在虧。
“秋老虎”,終究成全了我們也傷了我們
很多人關心“秋老虎”發威,豬價還能漲到何時?或有人已經迫不及待數數已經賺了多少錢,“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賺的錢遲早要花的,即使你不買豬肉吃,只要你花一毛錢,你就參與了這個消化的行列。
漲多少,漲多久,成全了一批人,也傷了更大一批人。只是,這樣的傷害不如這甜頭來得刺激,所以我們沉迷這樣成全。
所以,再也不要抱怨白菜豬肉價了,水果吃不起了,拆東墻補西墻,我們每個人都樂此不疲得參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