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未來十年生鮮豬肉的品牌化大趨勢已經確立,豬肉消費將從無品牌走向有品牌,而國內的品牌豬肉將是一個長期快速增長的行業,預計未來十年復合增長率達17.5%。
目前來看,豬肉品牌化這一進程正在提速:
從去年至今多次爆發的禽流感疫情,讓很多消費者對農貿市場望而卻步,取而代之的是在商超等現代渠道購買生鮮產品的比例快速增長。而商超內的生鮮豬肉多為品牌肉,且相對于傳統農貿市場,商超內品牌肉被消費者感知為價格適中、品質安全、購物環境好。居民超市購物習慣形成將加速生鮮肉類在超市渠道的購買占比,商超等現代零售渠道是生鮮豬肉未來發展方向。
2013年農貿市場豬肉消費占比仍高達64%。所以品牌豬肉廠商并沒有放棄對農貿渠道的開發,即使由于地方保護主義等問題較為緩慢。比如雙匯的“5329”策略,通過加大白條肉占比(50%)配合拓展農貿市場渠道走量;上海梅林旗下的高端冷鮮肉品牌愛森,通過設立低端副品牌“申森”搶占農貿市場。品牌豬肉通過傳統、現代兩方面渠道的拓展,將進一步壓縮無品牌肉的生存空間。
國內生鮮電商崛起,品牌生鮮品廠商將是渠道變革的最大受益者。2012年起,國內主要大型電商以及快遞龍頭順豐都紛紛開始踏足生鮮領域,大電商平臺的進入標志著生鮮電商開始從垂直領域,進入到規模化的擴張新階段,生鮮電商的發展也將此提速。
生鮮產品的非標準化是生鮮電商發展難點所在,但我們認為正是由于農產品實現標準化需要一個長期過程,具有強大品牌力的生鮮品牌商將最有可能利用這個空檔期,最先和最大受益于生鮮電商帶來的渠道變革。生鮮電商為了確保食品安全和自己網站的口碑(一次食品安全事故都將對生鮮電商帶來致命打擊),通過引入品牌豬肉,省心省事(不用再費錢費力去進行繁復檢驗),且更能確保食品安全。
福喜過期肉事件,國內肉企覓得拓展銷售渠道良機。7月20日,上海媒體曝光了美國肉類加工巨頭福喜集團旗下的上海福喜銷售過期原料肉,波及多家快餐連鎖企業,目前與其合作多年的麥當勞、百盛等快餐連鎖巨頭都已宣布暫停合作。我們認為這將是國內肉類加工企業拓展餐飲連鎖的良機,多家國內肉企也已表示將以“福喜”事件為契機拓展銷售渠道。
雖然此次事件波及的主要是餐飲加工渠道,但影響傳播之廣和福喜的應對態度無疑使國內消費者對國外品牌一貫的信心產生動搖,尤其還是這樣的跨國巨頭,相反會對消費者對國外品牌一貫的信心產生動搖,尤其還是這樣的跨國巨頭,相反會對國內企業增添了幾份好感——雙匯自從2011年“瘦肉精”事件后,實行頭頭檢驗,再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而梅林旗下的愛森和蘇食品牌肉也一直以高品質和安全著稱,在上海和江蘇區域市場都享有極高的品牌形象與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