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豬市行情步入低迷期時,都會出現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豬價跌的厲害,養殖戶賠的嚴重,消費者吃肉卻沒顯得多便宜。而中間商卻永遠是春風得意,大把撈金。
豬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居民沒有真正感受到市場肉價隨豬價下跌而相應下跌的實惠。生產環節的嚴重虧損又讓養殖戶們叫苦連天。我們一直在高喊著要避免“豬賤傷農,肉貴傷民”情況的出現,可它從未遠離過我們。可以說豬販、屠商利益空間是相當的大的。
近 幾年國家對生豬養殖業扶持力度加大,養殖規模由最初散戶為主,發展成規模養殖為主。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造成了產能的嚴重過剩。因此,在這種情況下, 政府再不可鼓勵新上規模,逆向干預市場。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引導市場主體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著力推進產業化經營和科技創新,著力提升標準化、生態化 養殖水平,增強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力。并適當控制進口,努力拓展出口。
之所以出現“中間笑、兩頭叫”的情況除了市場不公平競爭的存在之外,我們還應該開創一個良好的市場價格秩序。實現利益分配均等,打擊壟斷價格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