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了,你還按著守舊思維去發展,以為按照當初成功的模式——依葫蘆畫瓢地,就可以繼續成功,或許你錯了。
中國企業今天遇到最大的變化是環境的變化。養豬行業的企業,也不外乎如此。
2014年,我比較關注以下幾個變化:
第一,養豬人現在可能更需要“全套服務”
以前的商業宗旨是企業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但現在商業宗旨的核心是解決顧客問題,就是怎么給顧客提供解決方案。
養豬業以往那種單純的買賣關系已經過時,“共同成長”、“戰略合作伙伴”等已經成為主流思想。
所以現在你要賣產品給養豬人,可能你要在服務方面更花心思。當然,這服務不單單指你能力范圍內的服務,還包括你能力范圍外的服務。最好你能為養豬人提供“健康成長”的建議意見或者方案。
例如你是賣飼料的,你不但要能幫養豬朋友解決營養的問題。假如一天,你的養豬客戶在信息、資訊、或者設備、環保、檢測方面等等需要幫助,你能否及時提供有用的幫助?
那么好,你不能,但其他人能,那么你就輸了,你的企業可能就會輸了。你競爭不過那些能提供“全套服務”的競爭對手。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養豬人的需求更多樣化了。你有研究過嗎?
第二,現在誰也忽悠不了養豬人了
一方面因為互聯網,今天的養豬人擁有無限的信息,甚至比企業還多;另一方面,顧客有能力判斷這些信息并作出選擇。
所以不要妄圖忽悠養豬人。
以往以各種主題召開的研討會、峰會、論壇,大部分養豬人都不太感冒了。因為去了會發現,同一個專家同一個課件講了好幾年,或者大會很“標題黨”實際就是每課必做“廣告”。
那為什么還去呢?給朋友面子,認識朋友,擴展渠道了。而至于論壇、會議的內容早已不是重點。只不過中國人歷來含蓄,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所以你會發現,現在很多會議,都是銷售員去了,主體是種豬銷售員,其余是飼料動保設備的銷售員?;耸畮锥f辦會議,沒有請到有話事權的老板過來,那會議的作用大打折扣了。
現在微信朋友圈的功能太強大了,互聯網的功能太強大了,使得“忽悠”變得越來越不可能。
所以,不要輕易再忽悠養豬人,要搞會議,請盡量先做調查,從養豬人實際需要來策劃,不要做拍腦袋的事情。
第三,聯合和融合就是大勢所趨
如果不聯合,真的難以滿足養豬人“全套服務”的要求,也不能在摒棄浮躁無聊的會議營銷模式,在同質化環境里弄出點創新,為廣大養豬朋友做點實事。
隨著規?;?、養豬職業化,你不能獨立發展,要跟別人融在一起。只需要把自己優勢跟別人優勢結成聯盟,那么你們就是最強組合,可以為養豬人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具體怎么做,相信各位看官自有想法。我也不多說了。種豬企業都聯合其他企業主動營銷了,還有什么不可能呢?
當然,行業還有很多未變的東西。而我昨天剛好走了幾個小豬場,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第一,“豬周期”這玩意一時半刻還消失不了。
甚至可以說,“豬周期”已經是文化,“賭行情”已深入人心。“低谷之后肯定有高峰”,這種思維很普遍,心理預期極大地影響著未來行情。豬價,跟存欄有很大關系,跟消費有很大關系,跟養豬人心理預期有非常大的關系!
第二,散養戶仍然會長期大量存在。
小豬場真的很靈活,有豬周期經驗和疫病經驗的小豬場更是業界精英,他們懂得怎么應對行業困難,如果沒有明確的政策提高門檻,他們將長期存在,超乎想象。
第三,業內依舊是“聽風者很少,跟風者很多”。
模仿很多,然后最終又成為同質化。每個企業都在談創新,在談差異化,實際上他們并沒有過多的新東西出來,或者新東西僅僅停留在概念層面。
養豬行業還是處在野蠻生長期。
很多種豬企業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企業,而僅僅是豬場和企業之間的過渡組織;很多飼料動保企業也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企業,而僅僅是個體戶或經營部和企業之間的過渡組織。
從這個角度來說,雖然會被罵,但我覺得,長期虧損,對整個行業長遠來說,或許不僅僅是洗牌,更是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