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豬肉價格在各類經濟數據中占比不大,但本次的數據所體現出來的威力不容小視。筆者暫定本次的CPI是被生豬“拱高”的。誘因是因為生豬業近三個月來發生了大漲大跌的驚魂故事。
事實上,豬肉價格出現大漲大落早已是常態,并形成了周期性,的確害人不淺。據相關統計,自1995至2014年國內生豬價格經歷了5個完整周期,最短36個月,最長48個月。這就是媒體上專家和業內人士所談到的“豬周期”。盡管周期的長短不一,而所體現出的市場行情基本上誤差不大。而本次“豬周期”在一定程度卻有著不同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從市場行情到數據分析,往往都存在偏差和滯后性,本輪的豬周期就是如此。自去年12月份豬肉就進入下價格下跌的通道,生豬儲量有所增加。也就在3月14日,一個重磅消息讓生豬業大跌價格,就是國內生豬巨頭雙匯通過寧波口岸進口美國325噸凍豬肉。即便一個較小的占比,卻被某些操控者所利用,迅速讓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致于讓生豬收購價跌入5元/斤區間內,養殖戶驚呼傷不起,紛紛拋售,讓某些炒家低價進行了收儲。
出現這樣的行情,與國內生豬養殖業的怪圈緊密相連。盡管生豬養殖業發展了諾干年,而由于國內養豬產業發展滯后,對市場預測能力不足和抗風險能力差;規模化養殖程度低,70%以上小規模散戶分散養殖,與國內市場不合拍;撲捉信息渠道缺乏,投資投機者渾水摸魚,擾亂市場秩序。還有前幾年盡管國內多家資本巨頭紛紛進入養豬業,但是依然感覺到行業的變遷,不知道他們是為了跑馬圈地還是利用資本炒作,截止目前還不能精準把握。
實際上,有些事情是無法預知的,只能從其前緣今世來對比,找出破綻。雙匯系在2013年5月29日宣布將收購全球規模最大的生豬生產商及豬肉供應商史密斯菲爾德(簡稱“SFD”)的全部股份,當時就讓國內生豬業發生過激烈的反應,更多的養殖戶也就害怕未來美國低價的凍豬肉肆虐市場而紛紛轉型。因為所處的市場只是動態平衡直到后續效應發生的時候,生豬業的供給量已經處于了供不應求的狀態。
本輪生豬業的漲跌快速轉換,中間定然存在著不少不為人知的秘密,或許還有更多的公開秘密不被人所重視。因為操縱市場的往往是國外先進的資本運作力,因為他們具有話語權和熟知國人的跟風心理以及信息獲知渠道。目前,生豬業的周期縮短,是因為都是外國品種的速成豬,時間轉換較快。而養殖戶受價格和成本因素的考慮,為了讓利潤最大化,紛紛搶占速成豬市場,而拋棄原本美味的中國土豬,四川的成華豬和浙江的兩頭烏的價低而量小,接近消失,就是最好的例子。還有中國土豬的種源都被國外資本所“供養”著,直到有一天達到了一定規模,定會采用一種概念,進行操縱賺取國人更多的錢。到時,或許又一次上演更為激烈的價格漲跌驚魂大片。
介于本輪豬周期的快速切換以及價格的火箭態勢的兩種極端,還有很多隱藏的秘密。說實話,雙匯進口美國豬肉只是一個導火索,因為炒作者早已準備了籌碼和計劃。當價格出現急速下滑的時候,他們就讓市場自殘一段時間,接著他們便開始收購,知道價格發生變化的時候,他們便開始拋出更多的信息以求來拉高價格,采用借勢打勢的戰略。也就是,2014年1月下旬,俄羅斯關閉了歐盟進口豬肉的渠道,接著美國等拉美國家的生豬出現大面積的病態和死亡。俄羅斯又停止了進口北美的豬肉。當市場生豬價格出現上調的時候,他們就迅速利用這些消息大肆做文章,結果生豬又出現了價格暴漲的局面。
直到荷蘭合作銀行第二季度豬肉報告顯示美國、墨西哥、日本和韓國等國出現的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或導致2014年全球豬肉產量下降的時候,才印證了國內生豬業大起大落的又一內幕。還有俄羅斯無法選擇進口北美生豬,彌補其禁止進口歐洲豬肉的缺口。中國便成了候選,俄羅斯或將放行中國豬肉進入俄羅斯,成了他們炒作的另一個焦點。
所以說,要想改觀中國生豬業的驚魂態勢,必須要堅持豬糧比的措施,還要調整養殖結構以及生豬種類細分,國家加強補貼政策以及細分惠民養殖工程,還要有一套獎勵和處罰措施以及執行水準的評判,更要加大力度打擊炒作者和操縱價格者,否則,生豬業永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