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首個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在長沙縣安沙鎮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該中心將對長沙縣境內收集的各類動物尸體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免費為縣城居民提供寵物尸體處理服務。
湖南年出欄生豬8000萬余頭,正常死亡豬比率為3%~5%,約240萬頭。也就是說,全省每年有240萬頭以上的死豬需作處理,加上其它的畜禽以及市民家養寵物,需無害化處理的病死動物數量更大。為減少病死動物隨意丟棄或流入市場銷售、加工環節,近年來,該省加大對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監管工作,主推了病死動物直接掩埋法和化尸窖方法。該省現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生豬規模場已配備病死無害化處理池,部分年出欄50頭以上的配有病死無害化處理窖(化尸池),散養戶多采取消毒后土埋。在瀏陽市、祁陽縣等7個農業部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長效機制建設試點縣,因地制宜選擇不同的處理模式,有30家養殖場引進生物發酵無害化處理設備,在打碎后的動物尸體中加入木屑、煙絲灰、統糠、麥麩等,通過特殊耐高溫菌種來降解,動物尸體經高溫滅菌后分解成高蛋白飼料或肥料。
與此同時,該省積極探索并創新無害化處理新模式,這次安沙鎮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的投產使用,為湖南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帶來了新氣象。該中心現日處理病死動物能力為50噸,配有一個庫容量10噸左右的病死動物收集冷庫,在全縣各鄉鎮建立病死豬收集點,通過數臺收運車集中病死動物,收運車全部實行GPS監控系統定位,全程跟蹤監管病死動物流向,逐步形成“村收、鎮聚、中心處理”的無害化處理機制。采用“化制法”,將動物尸體切割后,通過3個小時的干化鍋高溫高壓干化技術處理,有效殺死病死動物體內病菌,動物尸體碎屑變為高檔有機肥、飼料;油脂用作工業用油;生產環節產生的廢氣,經管道排至廢氣處理塔集中凈化處理,利用生物菌進行分解;廢水進入污水處理機凈化,經生物降解排出的水可實現循環利用。
據湖南省獸醫局局長鄧云波介紹,長沙將在今后幾年時間內在全市每縣市建立一個處理中心,全省將在部分經濟基礎好、動物養殖量和養殖密度大的市州逐步試點推廣“安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