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豬養殖和消費的最大國,豬肉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而深刻的影響。為方便起見,業界習慣把生豬的生產和消費區域分為產區和銷區。產區付出人力和土地生產豬肉,銷區按市場價付錢買肉吃,理論上是公平交易、互惠互利,買賣完成后還要客客氣氣道聲謝。
然而近年來卻屢屢從產區傳來抱怨,認為產區在產業轉移中分到的是“骨頭”,承受了環境壓力,卻因為農產業的低附加值難以在經濟上跟銷區匹敵。而銷區卻往往以買家(消費者)自居,認為自己在市場經濟環境付出相應的價錢購買商品,公平合適,不應再有額外義務。
在產銷區的博弈中,有少數比較有經濟實力的銷區陸續出臺反哺政策,以保證豬肉供應的數量和品質。但在城市化、工業化大潮中,多數生豬主產區還是感覺到了被邊緣化的危機感,直接的反應是提高了養殖業的準入門檻,加緊環境治理,給產業轉移加壓。
這場因經濟、環保、土地等諸多因素造成的產銷區糾葛也越來越明顯地浮出水面。
產銷矛盾,這是一個聽上去很令人費解的概念。按照通常的理解,產和銷應該是相互依存的一對。在生豬業其實更應如此,產區辛辛苦苦養出來的豬得賣給銷區才能變成財富,銷區的群眾若是一天沒有豬肉吃,估計也渾身不自在。產銷之間實在是公平交易、互惠互利,按道理買賣成了還得彼此感謝一下,更別說矛盾了。
產銷矛盾本身的內涵隨著年代有了巨大的改變。浙江省1994年下發的一份深化生豬產銷體制改革的通知里明確寫道,當時的生豬產銷矛盾是因為農村經濟發展,養豬的人少了,城市的豬肉需求得不到滿足。結果政府當時要大力促進生豬規模化的發展,指明要在信貸、稅收、用地、用電、用水、保險等多方面給養豬業優惠。
時光荏苒,二十年之后,浙江省的政策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五水共治,單單一個湖州今年就已拆除3000多個豬棚,生豬存欄下降42%。而浙江已經從一個生豬主產區成為一個徹底的生豬主銷區,外調豬成為了當地豬肉消費的主力。
在今天的產銷矛盾中,產區對銷區可謂滿腹怨言,污染大,零稅收,占用土地和人力,豬肉還全都給你銷區的人吃去了。不過銷區卻都不以為然,我真金白銀給了你,你還好意思怪我?
說實話,產區如今的種種不爽,其實銷區大都在若干年前體會過。這種產銷矛盾其實頗有中國特色,從本質上來說,這算是先富地區和后富地區的矛盾,這種矛盾,并非單憑養豬業就能徹底解決,不管是銷區的反哺還是中央的統一規劃,都牽涉到太多養豬以外的因素。對于養豬人而言,如何在大格局下找到自己的發展道路,顯得更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