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法制辦正就《廣東省活禽經營管理辦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草案規定珠三角9市城區將不賣活禽,實施活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草案激發百余禽企緊急籌建行業協會,開會討論草案,稱“草案將使兩廣家禽業遭受滅頂之災”成業內共識。
對于禁止活禽上市的理由,官方說法是通過截斷人與活禽的接觸以預防和控制禽流感的發生。一些專家也力挺政府之舉,認為禁止活禽是預防禽流感傳播的有效辦法。但也有專家觀點截然不同,有專家直指至今沒有一個證據、沒有一個案例能夠證明禽流感是“人禽共患病”,H7N9的實際影響“明顯被過度解讀”。而且,珠三角城市禁賣活雞,尤其是規定每個縣只能有幾個活雞零售點“明顯是政策過當”。顯然,若無科學論據支撐,即便禁止活禽上市提到立法層面上,也還會繼續遭受質疑。
較之對禁賣活禽的質疑,能否改變廣東人“吃活雞”的傳統習慣,市民是否接受、支持禽類生鮮上市,更是最直接而具體的問題。廣州今年5月起在部分地區試點生鮮雞上市,7月底市人大代表專題視察時發現生鮮家禽銷售低迷,且有供應量下降的趨勢,日均銷售量從上市之初的約4000只下降至約2500只。現實中,市民對生鮮雞的抵觸情緒遠超想象,雞檔經營者持觀望態度,加之雞檔賣光雞不再是“紅線”以及賣光鮮雞“走鬼”禁而不絕,說明廣州生鮮雞上市試點至今并不理想。廣州試點如此之難,其他城市效法相信也不易。
從家禽行業的劇烈反應來看,禁賣活禽對行業的影響也不可低估。目前來看,“草案將使兩廣家禽業遭受滅頂之災”的說法或有危言聳聽之嫌,但短期內所帶來的沖擊力肯定不小。如廣東家禽所擔憂的,一哄而上大搞“冰鮮雞”運動,大范圍急轉、關停活禽市場,不僅沒有兼顧保障家禽生產經營者合法權益,而且會使遭受H7N9重創而岌岌可危的家禽業增加新的變數和垮塌風險。雖然持支持觀點的專家拋出禁賣活禽“能促使傳統家禽業產業轉型”之說,但要使整個省的家禽行業實現真正的產業轉型升級又談何容易!
可以說,討論實施禁賣活禽、生鮮上市之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除了以上幾個關鍵問題需要破解,還涉及政策配套、市場監管、質量監督、價格調控、“走鬼”管治及重樹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等系統設置問題。若這些課題不能一并解決,期待活禽交易令行禁止以及市民對生鮮家禽能迅速從抗拒變為理解和接受,恐怕只是一廂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