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下的熱門話題。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平湖,傳統的生豬養殖也用上了大數據。
從去年開始,平湖開發建設了“生豬信息化管理系統”,動態管理、實時監管一頭豬的一生——從防疫、養殖、交易、污染物處置、病死豬處理等環節,牢牢把控各類變化。通過對數據的研究、分析、判斷,使養豬變得更加科學。
作為長三角地區生豬的重要產區,平湖的養豬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期。記者走進平湖,探尋大數據時代這種后養殖模式究竟改變了什么。
把豬數一遍
最快一個月
“村里以前有34000到35000頭豬,每天都有豬仔出生,肉豬出欄,病豬死去,具體多少就不清楚了。”平湖市新埭鎮舊埭村村委會主任李國強說。
舊埭村有2000多戶村民,位置比較偏僻。養豬是村里的傳統產業,也是不少農戶的收入來源之一。以前村民隨意傾倒豬糞,隨意處理病死豬,村里環境越來越差。要恢復環境,拆除違建豬舍,起碼要知道村里有多少頭豬。這個簡單的問題,卻難倒了很多村長。
據平湖市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辦公室工作人員林瑞平解釋,以前,如果上面要求統計生豬養殖的某一項數據,他們就要將任務派到各鎮、街道,再把任務派到村、社區,由村、社區的工作人員到每一戶養殖戶家中詢問狀況,匯總統計之后,逐級上報。一般來說,完成一項統計最快也要1個月。
除了費時費力,準確度也是個問題。等到各村農戶一家家跑下來,數據交上去,實際情況總會和報上去的不太一樣。生豬數量是動態循環的,要對生豬養殖戶進行管理,還涉及到諸多相關問題:豬舍面積多少,沼氣池、沼液池、三格式化糞池建設情況如何,是否按照生豬數量收取養殖污染處置費……必須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對生豬養殖進行精細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