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養豬,大家一定會想到“臟、亂、臭”,確實,傳統養豬業在資源和環境的雙重壓力下,遭遇困境,諸多問題,尷尬地暴露在世人面前。面對種種困境,在溫州文成縣,當地的養殖戶們群利群策,進行改革,發展起了新型養殖模式。
這是位于文成縣的一家規模化養豬場,通過科技投入和循環養殖,新偉畜牧養豬場成為了現代養豬場轉型的典型代表,現代型養豬場的主要特色就是利用科技化實現綠色養豬,尤其是對于生豬的排泄物無害化處理,新偉養豬場為此花費巨資,引進大型利浦罐,集中處理豬的糞尿,大大降低了豬糞的cod污染指標, “這個罐體就是有保暖的,外面有一層保暖器,保暖器冬天能夠使罐體保持在38度以上,冬天我們的豬糞輸進去,就可以使污水處理達到85%以上,排出來污水的cod能夠達到400以下,豬糞 直接拉出來的污水cod是20000多,能夠經過這個污水處理后,cod達到400,經過稀釋,經過三層四格電池,經過氧化塘,這樣污水cod就能達到200以下。”養殖場朱小新說。
使用利浦罐生產的沼氣可以用發電機壓縮直接發電,供養豬場里的部分電器使用,發電產生的余熱將直接輸送到豬房,用來提高豬房的溫度,同時,過濾后的廢水,重新抽到山上種植水果、花木、麥草等,實現了資源再循環。建立利浦罐可不容易,除了大型養豬場,個體養殖戶該怎么辦呢?別急,小型養豬場也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采取其他的方式處理豬糞廢棄物,比如建設沼氣池,將豬糞制成沼氣加以利用,利用后的廢渣用作農田的有機肥料,形成良性循環的節能減排生產模式,有條件的村鎮還可以發揮功能建設集糞中心,將個體的豬糞收集到一起,統一處理,豬糞經過干濕處理分離后,返還于農民,用作農作物的有機肥料。在農村,養殖戶還可以針對排泄物種植吸收性強的農作物,比如鮮食蓮,省科技特派員徐明飛告訴記者:“我們經過調研和試種,發現蓮需肥是水稻的5到6倍,所以我們想它能夠在水稻的基礎上,提高5到6倍的吸肥量,能夠大大消化和凈化養殖廢棄物對水源的污染。”
通過科技投入,使用循環再利用的方式,豬糞不再是陣陣臭了,各式各樣的豬糞無害化處理方式正在蓬勃發展,養豬場也正在大步地向現代化養殖模式轉型。
記者點評:都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養豬場基本都是站在環境保護的對立面。而經過循環再利用的模式,養豬場規避了資源和環境的雙重壓力,既能創造效益,又能改善環境。符合現代養殖業的發展趨勢,不臭的養豬場,你會不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