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豬舍排放的污水及沼液中加入微生物菌劑進行多級微生物處理,可使污水水質達標循環使用。 記者從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農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歷時兩年研發的“養豬廢水高效菌種生物強化處理及回用技術”課題,已獲得湖北省科技廳科技成果鑒定證書。其中,針對豬場廢水處理及回用的高效菌種綜合應用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記者在武漢市江夏朝暉豬場發現,養豬場內不但沒有難聞的臭味,錯落有致的污水池對豬場排放的污水按流程進行著自動化處理。“以前,養豬場臭氣熏天,水污染大,周邊居民怨聲載道。現在豬場污水不但沒有臭氣,還得到了很好的循環利用,每年可節約用水1萬多噸。”養豬場負責人范瑞志稱,豬場存欄5000頭、年出欄1萬頭,日平均排水量30噸,采用該技術后一年可以節約水費近3萬元。
“將硝化菌、反硝化菌、COD強化降解菌、水解酸化菌、EM菌等先后投入ABR池、水解酸化池、SBR池、回用水池,達到去除氨氮、COD、脫色、除臭等目的。”華中農業大學生科院副院長、微生物農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梁運祥介紹,兩年前,他的研發團隊聯合湖北特微生物環保有限公司承擔了“養殖廢水高效菌種生物強化處理及回用技術”課題。針對沼液高氨氮、高COD難處理的特點,其團隊研究出與沼氣工程接軌的新工藝,使沼液在微生物組合強化去污后能夠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然后將該達標出水配合環境友好微生物菌劑全部用于豬舍沖欄、消除豬舍臭味,最終沼液處理后全回用,實現豬場廢水零排放。
梁運祥說,江夏朝暉豬場是該技術的示范基地,經過3個多月的運行表明,不僅使豬場廢水經過處理后能夠達到國家畜禽污水處理一級排放標準,回用水的安全性也已經通過微生物種群分析、消毒實驗、小鼠飼喂等進行了充分證明,還實現了豬場廢水處理后回用沖欄,節約了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