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昨日,南京主城區將永久禁止活禽交易的消息一出來,盡管還是“準備”、“征集意見”階段,但還是令許多人有點吃不消。這意味著,你在主城菜場買不到活雞活鴨,去吃燒雞公在籠子里隨便挑活雞的場面也將不復存在。
僅僅從老百姓吃的角度而言,這是個壞消息,至少,網上評論得熱火朝天,大多數人是接受不了。筆者注意到,持反對態度、不愿意禁的人,主要是出于兩種考慮,一種是覺得吃不到新鮮的禽類了,死肉跟活肉怎么能比?相比這一些人,更多持反對態度的人是出于品質安全考慮。擔心禽肉的來源,會不會是長時間賣不出去的凍肉、死肉、病肉。老百姓有這種擔心,可以理解,畢竟以前是買活的,好不好,至少能看到。如今,我只能買死的了,怎么知道它死之前是個什么狀態?
壞事總要想到前頭,才能避免不好的事情發生。活禽交易作為傳統,在禽流感威脅生命的現實逼迫下,到了不得不改變的地步。政府永久禁活禽交易的決心,體現的是為民考慮的擔當。老百姓擔憂的,正是政府禁止活禽交易后要面對和解決的挑戰。規定雖嚴,還需要執行,否則各種暗交易會防不勝防。活禽交易能否延續生豬交易模式,由大企業掌控,通過蓋章確保放心。最主要的,我們需要一個類似現代餐廳一樣的透明后臺,通過它可以看到禽類從收購屠宰配送到上市的全過程。不管超市還是菜場,這個雞鴨都有源頭可追溯。
不過,從老祖宗開始就習慣了吃新鮮家禽的我們,需要時間來接受。現在的不愿意禁和心中的疑慮如何化解,全看政府部門怎么去執行、監管。落實市場各個主體監管部門,讓他們集體亮相、曬職責,給市民一個清晰的認知。看不見的活禽宰殺過程,需要看得見的管理和市場運作過程,這是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