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近百年來,全球有450個地方牛品種絕跡;近60多年來,有70多個綿羊品種滅絕或瀕臨滅絕。
同樣,我國很多地方良種畜禽也正在受到國外高產品種的沖擊,有的甚至已經瀕危。以肉牛為例,我國牛肉供需矛盾一直難以解決,大量外來種牛和牛肉涌入,不斷擠壓地方品種牛的生存空間。近日,有消息稱,山東聊城的純種魯西黃牛存欄量僅剩200頭,瀕臨消失。
千金易得,一“種”難求。是什么造成了地方畜禽良種的瀕危和滅絕?其潛在的價值被挖掘后,又該怎么保護?
首先,規模化養殖是很多地方良種畜禽被養殖戶拋棄的主要原因。對于養殖戶而言,經濟效益是第一位的。他們在選擇養殖品種時,會偏愛生長速度快、養殖周期短、具有較高生產能力的良種,導致地方良種在時間的流逝中被逐漸淘汰。
有專家稱,畜牧業的競爭將是遺傳基因的競爭。所以,保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保種到底該怎么保?誰來保?僅靠建設良種場,補點錢,是不夠的。保種后還需要“復興”,而“復興”的主力在民間。
其次,原種場只是保住了一個品種的遺傳基因,單靠養殖活體種群恐怕難以讓地方良種脫離生存尷尬的狀態。而且,無論是原種場還是研發機構,依靠有限的補貼資金根本無法進行擴大種群的工作。這時候,是不是應該考慮讓企業參與進來,實施產業化經營,讓地方品種走向市場。并且,在企業參與后,建立適當的鼓勵和補貼機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刺激企業進行后期的品牌開發及推廣。
此外,地方政府為當地畜禽良種建立了地方標準,申請了地理標志認證,希望保住該良種的獨有性。但是,在申請認證后,很多地方并不知道該如何利用它,而企業又無權申請認證,導致良種推廣的腳步停滯不前。
養殖企業在保種上的作用被低估了,可以考慮采取政策補貼的方式,鼓勵養殖戶進行本地良種養殖,從而帶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企業可以建立原種場,申請地理標志認證,延伸產業鏈條。只有發展規模化養殖,讓更多的人參與到保護、養殖、擴群、開發的過程中去,才能挽救一個個瀕危的地方畜禽良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