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來,我國從國外引進大量優良瘦肉型種豬,這對提高我國養豬生產水平起到一定作用。然而在“重引種、輕選育”思路下,也出現了“引種—退化—再引種”的惡性循環。從中國養豬業現狀出發,選育適應國情的華系瘦肉型種豬,刻不容緩。
被忽略的外來種豬適應性
目前我國生豬生產效率較低,根據存欄母豬數和出欄豬數量計算,每頭母豬年提供出欄豬只有13.4頭,與國外每頭母豬年提供出欄豬25頭以上的先進水平比相差甚遠。造成這一現狀最直接的原因是豬的繁殖性能差,死亡率高。重大疫情給養豬生產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但這只是一種表象,根本原因是忽略了外來種豬的適應性。
高性能國外品種因過度選育而致使抗逆性越來越差,引進的種豬表現出對中國環境的不適應,生產性能潛力未能充分發揮。尤其是在極端氣候和疾病流行的情況下生產性能差,死亡率高,出欄率低。
地方豬的適應性是在國內特定地理氣候環境和飼養管理方式下長期風土馴化的結果。在發達國家,種豬幾乎都是在恒溫、恒濕、無菌、不見陽光的全封閉環境下育成的。而我國絕大多數豬場環境條件差,國外優良品種來到后,結果可想而知。
再加上近20年來對瘦肉型豬的強化、過度選育,雖然背膘越來越薄,瘦肉率越來越高,但負面效果卻是豬的體質越來越弱,抗逆性、肉的品質越來越差。
外來豬占比極高
雖然外來豬在中國適應性很差,但因其生長快、瘦肉率高而受到國人的青睞。
上世紀80年代初,出于市場對瘦肉型豬肉的需求以及養豬場對利潤的追逐,外來豬形成的商品豬雜交體系在國內迅速擴展,三元雜交的普及率不斷提高,“外三元”豬的比例即使是在不發達地區也有增大的趨勢。據估計,在我國飼養“外三元”的比例在70%以上。目前,我國種豬依賴進口出現逐漸增加的趨勢,從上世紀90年代的每年數百頭發展到2010年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種豬進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