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肉類行業顯得分外熱鬧,“第二十屆世界肉類大會”和“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肉類工業展覽會”接連召開,作為全國乃至世界肉類版圖中的重要角色,山東的地位不容小覷。根據山東省畜牧局的通報,全省畜禽標準化飼養比重達60%,其中豬肉占肉類比重46%,禽肉占41%;豬肉和禽肉產品占上海市場供應量的30%和70%;肉制品出口占全國30%,居全國第一。
在博覽會上林立的眾多世界級及國內龍頭肉食品企業中,無論是豬牛羊還是雞鴨鵝,乃至食品機械、包裝、調味品,從養殖到屠宰加工,整個鏈條上山東企業的身影也不時閃現。然而與歐美等國外頂級廠家及南方一些肉食品牌企業相比,部分山東參會企業仍處于拼規模、拼中低端的產業鏈環節,在深度挖掘消費新趨勢、布局高端肉制品市場方面仍需奮起直追。
“現在屠宰一頭豬能掙多少錢?賣一斤豬肉才掙多少錢?”提到當前肉食產業該如何轉型,福建一家“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肉類工業展覽會”參展廠商負責人如是反問道,當對方說出自己一年生豬屠宰量在40萬頭時,筆者不禁大為吃驚。要知道在畜牧大省山東,40萬頭加工能力的廠家不勝枚舉,甚至沒個200萬頭以上的屠宰能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搞生豬的。但該廠家仍然自信滿滿地前來參展,這源于他們旗下豐富多彩的終端肉食產品。
在該負責人看來,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消費者對豬肉產品的需求不再是簡單的“買塊肉”,而是要求食用更方便、分割更精細、產品更加多樣化和精細化。因此拋開眾多廠商蟻聚的屠宰環節,將精力放在終端下游的各類肉制品的開發創新上,才能真正讓一頭豬的價值無限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