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保險賠償,養殖戶可以維持養殖場的正常運營;有了保單,他們向銀行貸款時也有望獲得更高的征信。
11月25日,坐在生豬價格指數保險理賠兌現會場的十幾位北京市順義區的養殖戶,終于松了一口氣。盡管豬價持續低迷,但有了保險賠償,他們終于可以維持養殖場的正常運營,而不必宰殺能繁母豬。
以前,在豬價下跌養殖場經營困難之時,養殖戶向銀行貸款也困難重重。然而如今,銀行也開始承認保單對提高征信級別的作用,保險服務于實體經濟獲得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豬糧比持續低于6:1
“我養了20多年豬,最怕的不是豬生病,而是豬價大起大落。”順義區養殖大戶曹學義向記者感慨到,盡管養豬時間很長,但仍沒法擺脫“豬周期”怪圈,很是苦惱。
今年,這種苦惱更加明顯。根據政府公布的豬糧比數字,從今年元旦至今,每周的豬糧比均低于6:1,而6:1正是生豬養殖的盈虧平衡點,因此,今年的生豬養殖戶,無一不面對虧損現實。
“幸虧投保了生豬價格指數險,可以減少一大筆損失。”曹學義感慨到。他向記者介紹說,從今年5月1日起,他為5000頭豬投保了升級版生豬價格指數險,每頭生豬的保費為36元,其中,自己掏7.2元,政府補貼28.8元。到10月底,首期保險已經到期,根據豬糧比,他投保的每頭生豬獲得安華保險92元的保險賠償,總賠款額為46萬元。“有了這筆錢,養殖場的正常運營問題不大,就不必宰殺能繁母豬了。”曹學義表示。
據了解,在沒有生豬指數保險之前,諸多養殖戶在豬價下跌時只能被迫賣掉或屠宰能繁母豬,如果每家養殖戶都這么做,隨后又會導致后期生豬供應減少,豬價大漲,養殖戶賺了錢又養更多的豬,而供應增多又會使得豬價下跌。“豬周期”怪圈難破,正是因為沒有找到應對豬價下跌的出路。
養殖戶李先生還反映到,在豬價下跌養殖場經營困難之時,他們向銀行貸款也更加困難,無異于雪上加霜,而在北京市農委的推動下,已經有銀行如郵儲銀行開始承認保單對提高征信級別的作用,養殖戶將更容易獲得貸款,保險服務于實體經濟獲得了更深層次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