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發表查塔姆國際事務研究所能源、環境與資源項目研究總監羅伯·貝利撰寫的題為《畜牧業與氣候變化》的文章。文章說,未來的12個月很可能是全球在遏制氣候變化上的努力的成敗關鍵。明年此時,各國代表將齊聚巴黎,達成旨在將全球溫升控制在2℃以內的新協議。在此之前,各國政府必須解決彼此在技術和法律問題上的分歧,并對2020年以后他們愿意承諾的減排量作出規定。實際上,這一進程已經展開了。今年10月,歐盟宣布,到2030年其減排目標比1990年的水平下降至少40%;數周后,中美聯合發布氣候變化聲明稱,美國計劃到2025年溫室氣體排放較2005年下降26%-28%,中國將在2030年前后達到碳排放峰值。
然而,就在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計劃逐漸成形時,一個漏洞正在凸顯,不幸的是,這個漏洞還不小。畜牧業在全球碳排放中占比接近15%,超過全球所有汽車、卡車、飛機、火車和船舶的總排放量,然而,國際及各國的減排策略中顯然未將畜牧業考慮在內。
畜牧生產是兩大強效溫室氣體——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最大來源。甲烷產生于反芻動物如奶牛、綿羊和山羊的消化過程,一氧化二氮產生于用來種植飼料作物的肥料和化肥之中;而轉化為牧場或用來種植飼料作物的森林也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人類對肉類和奶制品的需求意味著目前世界上有220億只雞,人均3只以上;若按重量計算,奶牛大概是地球上最占優勢的物種了。與2005至2007年間的基準值相比,到2050年,全球肉類和奶制品的消費預計將分別上升76%和65%。近期的建模估算表明,人類飲食趨勢與將溫升控制在2攝氏度目標完全背道而馳。
人們為什么選擇對此聽之任之呢?政府與決策者普遍認為,試圖改變公眾的飲食結構,輕則是過于復雜的挑戰,重則是干涉公眾選擇其生活方式的自由。這就導致普羅大眾對此問題的意識淡薄,甚至會抱有自以為是的態度。人們可能理所當然地認為,如果肉類和奶制品消費真的會助長氣候問題,那么政府和環保團體會采取更多相關措施;就如同在交通運輸和家庭能效方面,總是不乏相關決策的制定和宣傳。
為了更詳盡地研究這一問題,查塔姆國際事務研究所委派伊普索莫利調查機構展開了首輪多國調查,了解人們如何認識肉類或奶制品與氣候變化之間的聯系。果然不出所料,調查結果清楚地表明了認知上的差距:調查對象對畜牧業促使氣候變化方面的認知明顯低于其他行業。從全球范圍來看,認為交通運輸工具才是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的人要多出1倍以上。
有趣的是,相對于其它國家,中國公眾在這方面的認知差距較小:調查對象中有96%的人認為,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放對氣候變化有重大或較大影響,而認為肉類和奶制品對氣候變化產生影響的人數占77%。以上兩個數據都高于眾調查國家的平均水平,這說明中國公眾對氣候變化的原因有著高水平的認識。
從積極方面來看,調查也顯示了有較高意識的消費者為應對氣候變化或許更有可能減少肉類和奶制品的消費。因此,或許只有縮小認知差距才能改變人們的消費行為。
這并不意味著改變人們的飲食結構、遠離肉類和奶制品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此方面的挑戰或許并不像發達國家那么嚴峻。相比起參與調查的發達國家,中國的調查對象似乎更能接受氣候變化的概念,更能理解氣候變化的原因,在食物選擇上也更能考慮到氣候變化問題,同時更愿意改變其消費方式。
簡而言之,不同的國家將面臨不同的挑戰,因此需根據各國國情,制定可行策略,減少肉類和奶制品的消費。這需要政府、企業及民間團體的共同行動,而且僅提升人們對此問題的認知還遠遠不夠,還需要運用營銷策略進行大力宣傳,并制定相關公共政策。如果我們真的想要避免氣候變化,我們就再也不能忽視這一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