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中國,奶牛的規模化養殖之路一直處于探索之中。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為加強監管、保證奶源質量安全,從中央到地方開始大力推動規模化養殖,并逐步形成了奶企自建牧場、規模化牧場、養殖小區三種規模化養殖的形式。河北省更是從2008年10月便開始采用政府補貼和提供銀行貸款的方式,鼓勵社會資金興建奶牛養殖小區。
但是,規模化養殖在經過5年的突飛猛進之后,其弊端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逐步暴露出來。2013年下半年,國內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奶荒”之中。為此,中國證券報記者曾遠赴山東、內蒙古、河北等奶源基地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調研。在內蒙古,記者看到,因為收購價太低,奶農紛紛賣牛宰牛,奶站無奶可收被迫關門,規模化養殖遠遠不能彌補奶農退出留下的空白。而在養殖小區流行的河北,奶業協會秘書長袁運生也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養殖小區解決了統一擠奶的問題,對提高奶源質量有一定促進作用。但是,養殖小區說白了還是"集中散養",養殖方式依然粗放。”
如今,以現代牧業為代表的“萬頭牧場”模式又屢屢出現問題,中國的規模化養殖到底該何去何從?“從世界發達國家經驗來看,其奶業發展都經歷了奶牛存欄量不斷下降的過程。比如說,1944年美國奶牛存欄量在2000萬頭以上,可現在僅930萬頭,但牛奶總產量卻從4000多萬噸上升到了8000多萬噸,因為單產提高了。當下中國散戶的退出和規模化養殖的發展放到歷史的角度來看,也是結構調整的一種必然趨勢。”李勝利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規模化養殖是歷史的大勢所趨,其方向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要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乳業的規模化養殖路徑。
“無論是新西蘭、美國,還是歐洲,奶牛養殖都是以家庭牧場為主。而中國除了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外,以農戶為主體發展家庭牧場相對于企業也有先天優勢,因為農戶有自己的土地,也有一定的飼料來源,在價格波動時抗風險能力要比企業強。中國的土地政策和環境政策也決定了家庭牧場會成為將來規模化養殖的主流。”內蒙古農牧科學院總畜牧師、奶業協會常務理事金海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實際上,在“萬頭牧場”于全國快速擴張的同時,“家庭牧場”也正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發展起來。中國證券報記者在河北調研時發現,很多家庭牧場正從養殖小區中“孵化”出來,在散戶大量退出的同時,大戶通過收購散戶賣掉的奶牛進一步壯大。行唐縣東安鄉奶農劉建輝,便在2012年11月份一下子收購了多個散戶賣掉的50多頭牛。
“不得不說,中國規模化養殖的路徑仍然處于探索的初期,無論是"萬頭牧場"還是"家庭牧場"都會長期存在下去,到底誰會最終勝出或許會隨著市場發展的變化逐漸清晰起來。”宋亮表示。
通山牧場事件最終以承諾全部搬遷而暫告消停,但現代牧業因此遭到的損失卻在資本市場上引發估值分歧。
德銀對現代牧業維持“沽售”評級,他們認為,搬遷將影響企業生產能力,并會增加廢物管理成本和資本開支;而且,通山的搬遷可能只是一個開端,其他牧場是否出現連鎖反應將成為新的風險因素;另外,品牌形象能否在近期負面報道中避免受損也成疑。
瑞銀則對現代牧業維持“買入”評級,他們表示,從現代牧業管理層了解到,公司與下游客戶的合同并沒有因此受到影響,除了傾倒原奶損失約人民幣600萬元收入外,牛群與設備搬遷的費用以及部分設備不能搬遷的損失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而且,此次事件是獨立事件,其他地方不會發生同類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