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是畜禽養殖大區,全區養殖業正呈現不斷擴大的態勢,養殖業污染問題也日益嚴峻。針對這一問題。廣西水產畜牧獸醫部門多措并舉,積極推動“清潔養殖”。通過推行畜禽養殖場(戶)標準化改造,嚴格糞污處理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因地制宜推廣不同糞污處理模式等行動,破解養殖業治污難題。
空中建豬舍 節能又減排
豬群樓上走,糞污底層流。在玉林市陸川縣聚銀牧業的生豬養殖基地,記者看到了高架網床養豬新模式。與傳統豬舍不同,在這里,生豬們“住”著自流通風的二層小樓,生活區域里沒有污水橫流,也不見排泄物的堆積。
“傳統的養豬模式,最不環保的地方就是沖洗欄舍產生大量的糞污,這些未經處理就排出去糞污既污染環境,也是一種資源浪費。”據聚銀牧業的董事長黃祖東介紹,高架網床養豬的最大優點就在于豬場從小豬進欄到大豬出欄,全程免沖洗,可減少排污量80%以上。原來,高架網床養豬模式下,欄舍建成兩層,生豬飼養在樓上,其排泄物全都通過全漏縫地板掉落底層暫存。底層的排泄物經過干清糞技術和固液分離系統處理后,糞污中的固體和液體得以分開利用。處理后的糞污中的固體可打包外運,作為有機肥施用于農田,污水則用于噴灌豬場附近的桉樹和經濟林木等耐水耐肥的植物。
除了環保減排,高架網床養豬對于生豬健康生長也極為有益。豬場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豬的汗腺不發達,不能通過排汗的方式排出毒素,因此,毒素大多積在排泄物中。高架網床養豬模式使豬群遠離糞污,自然也就減少了疫病的發生,而清潔的養殖環境也使得飼料的轉化率高,效益增加。
巧用微生物發酵 變糞污為良肥
位于桂平市南部,郁江河畔的下灣鎮畜禽養殖發達,當地生豬存欄量在300頭以上的養殖戶有33家,50頭以上的有300家,全鎮年出欄生豬4萬頭以上。過去,養殖戶們采用水沖糞的傳統方法養豬,糞污未經任何處理直接外排,給周邊環境,尤其是水源造成很大的污染。而如今,養殖戶們利用干清糞法+好氧微生物發酵,將禽畜排泄物變成能賣出好價錢的優質有機肥。
在下灣鎮北角村的一處生豬養殖場,記者看到,豬場周圍干凈整潔,沒有蚊蠅飛舞,也沒有刺鼻的惡臭。桂平市下灣鎮副鎮長劉金球介紹說,豬場里的生豬排泄物通過機械或者人工收集,清理至糞房,把好氧微生物菌添加到清干糞中發酵,經過7至10天的發酵后,再裝包堆放進行第二次發酵,最后形成優質有機肥,而污水則通過排污道排放至沼氣池,或是排放至曝氧池中,添加好氧微生物進行發酵后形成液肥。
化污為肥,變廢為寶。干清糞法+好氧微生物發酵解決了養殖污染問題,另一方面,也為養殖戶帶來了收益。發酵用的菌種中含有酵母菌、放線菌等有益生物菌,在物料發酵過程中能產生并累積大量菌體和生理活性物質,能向土壤補充大量有機質,對于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長十分有利。由于無臭無害,肥效佳,發酵后生產出的有機肥受到種植戶的歡迎,如今能賣出500-600元/噸的價格。
當地畜牧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灣鎮全鎮一年因養豬產生的固體污染物約合11088噸,如全鎮實行干清糞法+好氧微生物發酵的做法,就可以減少這一萬多噸的污染物排放。而固體排泄物經好氧微生物發酵自動熟化轉化為有機肥的比重為60%,照此計算,全鎮全年可轉化出有機肥6650噸,按600元%噸的市場價計算,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接近400萬元。
目前, 廣西畜牧水產獸醫部門已按照環保部門鼓勵和提倡的去除COD和氨氮減排模式,明確了大型沼氣工程達標排放模式、散養農戶糞污集中處理模式、發酵床養殖模式、利用畜禽糞便生產有機肥模式及種養結合生態循環模式五種清潔養殖模式。同時因地制宜,在全區各地推廣零排放和健康、生態型的養殖模式,發展糞便污水資源有效利用的綠色循環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