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之中,有幾戶圈養生豬,本是傳統農村常見之事,為何在海陽市芝芳村卻引發了如此多的糾紛?
記者采訪觀察認為原因有三:首先,芝芳村靠近建城區,人均耕地面積較少,傳統的靠土地漚肥處理牲畜糞便的方法不再適用,大量污水、污物露天直排,導致污染;其次,村內基礎設施落后,排污管道堵塞,污水流通不暢,堆積發酵,散發異味;第三,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以后,農民群眾對生存環境、生活品質有了更高要求,對于臟亂差的容忍度隨之下降。
養豬,是農民群眾易接受、可操作、低門檻的致富方法,應該繼續鼓勵和扶持。但在農村人畜混居,養殖場污水、惡臭確實是農村公共衛生的隱患。新農村建設,應該提倡新的養殖模式,盡量杜絕養殖污染。不妨如文中村民建言,嘗試將散落村中的養豬戶搬出村外,集中一處,既遠離了居住區,還可整合形成規模效益、探索新型養殖模式,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