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豬過度依賴進口
我國大部分中小型養殖場存在重引種、輕育種的情形,因為技術育種差、管理水平低、豬舍環境差等因素,導致企業養殖陷入“引種-退化-再引種-再退化”的不良循環中。
我國是生豬養殖量及消費量大國,最能體現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種豬資源長期靠進口,是長期困擾業內人士的一大問題。
我國每年消費的豬肉已經超過5000萬噸,但是,絕大部分商品豬肉種源依賴進口,本土生豬市場份額極小。“決定豬肉品質的種豬大部分依賴進口,其弊端就是一方面令價格受制于人,有的企業花大價錢買來的只是國外一般的種豬;另一方面,存在很大的疫病風險。”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正邦集團商品豬江西公司總經理陳羅平說。
江西省畜牧獸醫局局長黃峰巖則表示,我國大部分中小型養殖場存在重引種、輕育種的情形,因為技術育種差、管理水平低、豬舍環境差等因素,導致企業養殖陷入“引種-退化-再引種-再退化”的不良循環中。
據業內人士介紹,美國、加拿大、丹麥等國家都有國家引導建立的育種體系或組織,幾乎歸集了所有的優秀種源。我國缺乏以政府組織引導為主建立的生豬育種體系,目前生豬育種的主體主要是大型企業。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正邦集團種豬種源以加拿大系為主。2008年至今引種1600余頭,并與加拿大聯合育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技術,并在國外育種技術的指導下,很快建立起了繁育體系。目前,育種技術已實現與加拿大同步接軌。繁育的“雙肌臀”大白豬,通過了農業部的技術鑒定,評定意見為“國際先進水平”。
受訪人士普遍認為,我國育種體系建設目前還在初級階段,應加速建立起我國自己的生豬育種體系,以掌控“肉碗”品質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