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豬市又一次陷入跌價潮中,2014年持續低迷的生豬行情讓養殖戶吃盡苦頭。從今年3季度開始,大家都在期待傳統消費旺季能提升豬肉消費量,但實際上是,豬肉消費量微幅提升,豬肉價格也呈現穩中有跌的趨勢,因而生豬價格也在漲漲跌跌中弱勢震蕩。養殖戶們無不期待豬肉價格能一漲再漲,但你知道嗎?中國的豬肉竟比國外貴了一倍。
國研中心副主任劉世錦指出,中外農產品價格嚴重倒掛,豬肉價格比國外高出近一倍。經濟發展需要加快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更快地釋放農民的勞動力,應該有更多農民從農村出來進入非農產業。
以下是劉世錦的發言實錄節選:
最近中國主要的大宗農產品,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價格嚴重倒掛,9月份,咱們的大米,國內的價格和國際價格比較起來高47.1%,小麥高28%,玉米高24.8%,豬肉高97.9%,將近一倍,諸位中大部分可能都是吃豬肉的,價格高啊,大豆高30.5%,棉花高51.5%。什么意思呢?就是現在我們國內的價格已經很高了。另外,生產成本也在上升,農民賺不了多少錢。還有一點,按照WTO,對農產品是可以補貼的,但都有一個限制,我們現在大部分都超過了這個限制。所以大家知道,這種農業的發展方式可持續嗎?特別是你到農村去看看,土地的板結,化學肥料的使用,重金屬污染,這種方式可持續嗎?所以農業轉變核心還是要提高生產率,比如土地更加集中,集約經營,要做的事情很多,要解決什么問題呢?一個是提升了農村本身的生產率,再一個,30%的農民在農業里,絕對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你的工業化進程、城市化進程是有很大問題的,我們應該有更多農民從農村出來進入非農產業,進入非農產業可以大大提升勞動生產率。最近大家都在討論所謂“劉易斯拐點”的問題,“劉易斯拐點”是指農業里勞動力供給人數已經大大減少了,這樣,非農部門工資水平上升很快,這個現象,但我們看到中國這個情況已經出現了,如果我們農業領域中能夠進一步提升生產率,還會有更多人出來,其實工資上漲的幅度會稍微慢一點,還會上漲,但它會更加符合實際、更加均衡一點。
小編點評:大環境在改變,農業產業也面臨著生產方式的轉變,小編認為推及到生豬養殖業也是成立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往閉塞的信息逐漸通過互聯網廣泛傳播,東北豬價的變化情況可能一天就傳遍廣東、福建,養殖戶因不了解行情賣虧的現象少了很多;但另一方面,曾經虧一年平一年賺一年的豬周期早已變臉,不少養殖戶根據以往規律安排生豬生產,面對虧損,很多養殖戶選擇硬扛并壓欄待漲,價低時抄底現象增多,但實際最終并非都能得償所愿。尤其是近些年豬周期已發生新的變化,養殖戶們都說越來越看不懂了。我們是時候思考一下今后的養豬之路,養豬微利時代已經到來,“賭行情”已不再是暴富的捷徑,科學養豬,降低成本,提高豬場效益才是取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