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劉永好:本著最樸素的想法站在了農牧行業的時尚最前沿。
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牧企業的董事長,劉勇好的言行一直都備受行業內外關注。2013年5月,劉永好的退位,宣告著新希望集團一個新時代的開啟。但是我們看到劉永好并沒有“退出江湖”,而是以另外一種姿態活躍在商海里。或許是由于劉永好橫跨了農牧、金融、房地產、醫療等多個領域,也或許是由于劉永好本身樸實的個人魅力,我們總能在各類會議、財經雜志、評選活動、頒獎典禮的新聞上看到他的身影。靜書發現,相比其他農牧企業的董事長,劉永好站在媒體面前的時候總是更積極、也更從容。
每一次劉永好站在鏡頭前,所表達的都是我們行業內外的熱點相關。在H7N9流感重創新希望以及整個家禽業的時候,今年兩會上新希望提出為“禽流感”正名的提案;在記者采訪如何看待阿里巴巴進軍金融產業的時候,劉永好表示阿里的進入更多是對中小企業的支持,起到促進傳統金融行業變革的作用;在轉基因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劉永好承認新希望飼料中含有轉基因的成分;面對食品安全問題曾不出窮,劉永好表示企業自律的同時政府應當加強監管、懲罰力度;在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發起挑戰的背景下,劉永好拿出10億元促使新希望集團的互聯網轉型。
有文章說,劉永好是富豪中的簡約派。劉永好多次表示,不想做什么“大王”,首富不首富對自己沒太大意義,希望與農民朋友站在一起。盡管劉永好總是說自己身上缺乏時尚的元素,而一路看下來,我們發現,劉永好已經站在了行業時尚最前沿。
TOP2、劉漢元:只有穩健才能活著,甚至才能活得更好。
在靜書看來,劉漢元就好比是小說中溫文爾雅的武林劍客,沉穩、睿智。劉漢元今年出現在媒體面前的次數不多,并且有一半是在說能源,一半是在說飼料行業。其中最為深刻的應當是劉漢元今年3月份的時候,接受《經濟之聲》企業家說的采訪。從企業經營多元與專業化,從飼料到食品安全,從能源到環境,劉漢元在多個采訪主題中來回切換毫無壓力。并且能夠引經據典的同時,也能夠用最通俗的表達將專業化的問題簡單化。這一場采訪看下來,不得不感慨劉漢元本身深厚的底蘊。
劉漢元帶領的通威,一直位居水產飼料行業頭把交椅。近兩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生豬、家禽、水產養殖行業遭遇多種打擊,行業競爭愈發激烈,不少企業都變得有些浮躁,盲目向前沖鋒的時候卻忽略了評估自身的客觀條件。今年6月份,劉漢元表示,目前仍有很多企業在簡單地求大求快,從而導致很多企業經營風險大幅增加。近年來,一些行業更是出現不少龍頭企業陷入巨額虧損,甚至破產倒閉的尷尬境地。理性是這個時代的共同話題,企業已到了必須理性經營的關鍵階段。只有穩健才能活著,甚至才能活得更好。
TOP3、邵根伙:A股好老板。
當下的大北農正處于從農牧企業到類金融農牧企業的轉型期,公司總人數在2.7萬人,推廣銷售人員在1.6萬人,邵根伙擁有行業內最龐大的銷售團隊。如何才能充分發揮公司2.7萬人的智慧與才能,除了大北農本身的薪酬管理體系、公司文化之外,今年8月底,邵根伙自掏腰包無償贈與公司員工9848萬股大北農股票,約占公司總股本的6%,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市值為13.48億元。贈與完畢后,邵根伙的持股比例將下降至38%。
2014年農牧企業中,哪個企業的老板最慷慨?答:非邵根伙莫屬。
TOP4、鮑洪星:我們不喜歡一只手抓一條魚,我們喜歡兩只手抱一只豬!
1998年鮑洪星踏入的飼料行業,剛開始的時候也是什么賺錢做什么,雞飼料、鴨飼料、魚料,都有過嘗試。真正的轉折應當是2002年,鮑洪星才真正選擇了乳豬料為最終的方向。用鮑洪星的一句話說就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方向錯誤了,即使再努力也白搭。 2005雙胞胎豬飼料產量50萬噸,2013年便達到850萬噸,九年的時間飼料產量增長幅度高達30%-40%。十一年的時間,成長成為飼料總產量全國第二,豬料全國第一,亞洲第一,全球第八。事實最終證明,鮑洪星的選擇是正確的。
近兩年,行業內不少龍頭企業或在進行企業轉型、改革,或是延伸產業鏈,面對專一還是多元這個問題,鮑洪星則表示我們不喜歡一只手抓一條魚,我們喜歡兩只手抱一只豬!
TOP5、金衛東:人生何處不精彩。
2014年禾豐牧業應當算是最受媒體關注的飼料企業之一,原因之一是今年禾豐牧業成功上市,之二便是禾豐牧業的股東之一張鐵生。相比其他行業內上市企業,禾豐牧業在上市之前遭到了多家機構的質疑,甚至有機構直指禾豐牧業上市圈錢,眾多關于禾豐牧業負面的文章在網絡上流傳,金衛東曾在自己的微信上發文澄清。最終的結果是,禾豐牧業7月14日成功上市,并且在8月8日正式上市到目前的12月底,禾豐牧業經歷了8此漲停,表現相當強勢。上市之后,金衛東在微信朋友圈里發了文天祥的《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表示,“上市就像把企業這個掌上明珠嫁給公眾社會,是企業發展的一種良好方式,但絕不是唯一的方式。”
就好比2013年底金衛東在參加論壇會議的時候演講的題目—人生何處不精彩。
TOP6、侯建芳:低迷的生豬市場中屹立的一根標桿。
2013年、2014年連續生豬市場經歷了連續兩年的低迷,尤其是2014年,生豬價格甚至從春節前期就進入了下跌通道,在4月份的時候生豬出欄價格下降至10元/公斤的低位,當時自繁自養的養殖戶虧損已經達到350-400元/頭。生豬價格弱勢,雛鷹農牧作為養豬第一股受到的影響可謂是巨大的。201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5,162.11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3.5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776.04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52.86%。于此同時,雛鷹農牧的股票表現也是一落千丈。這個時候的侯建芳在做什么呢?從2014年1月份開始,侯建芳不斷增持雛鷹農牧的股票,累計有8個億,并且據傳這筆錢是用來還貸款的,并且增持的股票被鎖定在三年內不得上市交易。5月份的時候,生豬價格突然開啟了暴漲模式,半個多月的時間從10月/公斤上漲至13元的高點。面對市場對于雛鷹農牧的多種質疑,侯建芳更多時候是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對于雛鷹農牧的信心。
TOP7、陳春花:不僅僅是新希望的“導師”,也是整個農牧行業的“導師”
2013年5月,陳春花以聯席董事長兼CEO的身份加入新希望管理團隊,主要負責新希望的戰略調整和文化打造。陳春花本身學者的身份,使其身上總是散發出一種特殊優雅、淡定、睿智的光芒。2014年以來,陳春花多次出現在不同主題的報告、論壇之中,并且每次發言都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視覺與思考。其中,靜書認為,在陳春花多強調的多個戰略重點之中,下沉并且突破消費終端占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對于傳統的農牧企業,很少有企業積極主動占到消費者面前,與消費者建立感情,樹立品牌。也正是由于消費者對于我們農牧行業缺乏認知,才導致類似“速生雞”、“黃浦江死豬”等食品安全事件爆發之后,消費者往往會一竿子打翻整個養殖產業。陳春花表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往終端轉型涉及到管道和品牌,這往往需要大量的費用投入和漫長的等待。
TOP8、謝國民:我們的未來能夠生存單賣飼料是不夠的。
正大集團作為行業內老牌的龍頭企業,一向給人的感覺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但靜書發現,隨著2012年正大集團布局全產業鏈建設以來,正大的高層出現在媒體面前的次數多了起來。并且,由于正大集團不斷加碼食品終端,在電視、網絡等媒體上的廣告也有所增加。對于正大的轉型,謝國民表示,我們正大目前在做什么?就是要在適合的地方,民風好,環境好,交通方便,在這些地方做深做全。飼料廠、種豬、農場、屠宰場、加工廠一條龍,最好 覆蓋30公里內,距離不要太遠。原來我們的飼料廠,賣到200多公里外,都是不對的,運輸費用就把利潤吃掉了,農場還要考慮豬、雞的死亡率。今天的汽車工業,我們跟中國最大的汽車公司上汽合作,10000多畝地,3000多個重要的零部件,配套工廠都在一個小的范圍內,這跟我講的一模一樣。這個轉型完成后,大家現在主要是賣飼料,10年后,就會變成銷售蛋品、雞肉、豬肉、成品,都不是銷售飼料,飼料到時間送去就可以了。
TOP9、薛華:管理是當下海大的短板。
薛華給人的感覺,就如同海大集團的業績一樣,快速、利落。2013年海大集團業績增長放緩,其一直扛著的“服務營銷”的大旗也備受質疑,甚至有人發問,海大到底還做不做服務營銷了。2014年海大集團初心不改,義無反顧得繼續踏著服務營銷的路子走下去。結果是,2014年第三季度,海大集團收入、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增長11.06%、56.11%。1-9月收入、凈利潤增長17.73%、53.22%。海大集團成為今年為數不多的收入、利潤雙增長的企業。
而對于薛華而言,關注更多的則是海大的短板。薛華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覺得海大最有可能出現大問題的地方,會是管理。目前海大欠缺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辦法,如果放之任之,人治就可能漸漸成為海大的管理特征。不妨說得嚴重一些,管理上的短板,不加以改進和改善,有可能會危害到海大的生存基礎。海大發展太快了,管理很難跟上,這確實是要出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