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水產行業下一步技術發展和突破主要依賴于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基地+標準化”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整合產業鏈上游大量分散的養殖戶,為其提供優質種苗、環保飼料及健康養殖技術示范服務等,降低養殖戶養殖風險、養殖成本,充分保障養殖戶的利益,從源頭上保證水產品質量安全。龍頭企業憑借其自身資金、技術、政策方面的優勢持續加大對種苗、飼料、養殖技術、產品研發、食品安全及加工副產品的綜合利用技術方面的投入,推動水產業增產、農戶增收,確保水產行業朝著生態、健康、環保、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水產行業下一步技術發展和突破的方向主要如下:
1、選種育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各項新技術,調整養殖品種結構,廣泛應用遠緣雜交技術、細胞工程技術、基因技術等先進技術,培養抗逆性強、品質高、抗病力強的養殖品種,促進養殖業品種的更新換代,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的水產養殖業。其中,農業部在《“十五”重點推廣水產技術項目》中,已經把對蝦、羅非魚等品種列為重點推廣的優良品種。
2、養殖品種種質提純復壯:針對部分養殖品種種質退化、生長速度緩慢、抗病能力下降的問題,加快養殖品種改良和提純復壯,積極為海水養殖業提供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生態適應性廣的優質苗種。
3、飼料研發:開展有毒、有害物質安全性研究;開發高效誘食劑、高能低蛋白飼料、復合酶制劑、中性植酸酶、微生態制劑等;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水體污染;開發高效、安全、環保飼料,使飼料朝著環保、滿足水產品質量安全的方向發展。
4、病害防治:加速魚、蝦、貝類疾病的快速診斷、檢測和防治技術研究,開發赤潮防治技術,有效解決目前水產養殖業中病毒蔓延難以防治的問題。
5、健康養殖技術推廣:加強海水養殖業的技術綜合示范,在養殖主產區實施養殖密度控制制度,推廣健康、無公害養殖模式,進而發展綠色、生態型漁業。
6、產品研發:大力發展水產品精深加工,開發出豐富多樣的休閑食品、風味食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7、加工副產品綜合利用:研究開發水產加工副產品綜合利用新技術,推動當地加工廢棄物的回收利用,開發保健食品、功能食品、醫藥和衛生用品、生化新材料等,建立高效、綠色的水產品綜合利用技術體系,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產業整體利潤水平。
8、水產品質量安全:開展從養殖到加工各環節的生物性危害、化學性危害風險評估技術研究,研究國內外先進的質量安全預防與控制技術、進口國的合格評定程序、產品質量標準和關鍵檢測技術,引進先進的關鍵檢測設備和技術,建立科學實用、負責任的水產食品質量安全預防與控制技術體系。
嚴謹、科學的研究方法才能確保研究報告的準確性和質量。《2013-2017年中國對蝦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預測報告》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1)普查:我們對對蝦行業中近百家從業者進行了面訪或電話訪問,獲得最佳一手數據。2)跟蹤研究:為確保實時掌握對蝦行業動態,我們在此對蝦行業建立了跟蹤研究機制,每個月都通過訪問獲得對蝦行業的發展動態。3)政府機構數據:我們查詢了對蝦行業的重點企業的工商檔案、統計局檔案、海關進出口數據等等,獲得較為權威的信息。4)SOWT分析:應用SWO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等方法,我們分析了對蝦行業及企業的競爭優劣勢以及潛在的威脅及發展機會。5)科學預測:我們采用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因子分析、組合分析等方法對對蝦的發展趨勢做出了全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