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外環境條件變化和長期粗放式經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逐步顯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指出,“目前國內主要農產品價格超過進口價格,而生產成本在不斷上升。農業生態環境受損,耕地、淡水等資源緊張。”
眾所周知,解決好“三農”問題始終是各級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農業保險作為有效防范農業風險、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度,近年來有效發揮了風險保障的作用。然而,隨著我國農業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步伐加快,農險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保險保障成本價格波動
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丁少群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坦言,近年來,我國農產品生產成本和價格波動進一步加大,雖然農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風險,但目前不少農險的條款費率都是幾年前制定的,隨著近幾年物化成本不斷提升,其保障程度比預期下降不少,使得農民投保積極性有所降低。
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對本報記者表示,“我國農險的發展潛力非常大,適時推出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農業進一步發展。”
事實上,去年中央一號文件就首次提出,“探索糧食、生豬等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所謂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是指國家利用保險的機制,對保費進行補貼,實現對農產品市場風險進行匯聚、分散和轉移的制度安排。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與評估研究室主任張峭介紹,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可分為農產品價格指數、收益和收入保險3個險種,具體采取哪種保險形式,主要取決于農產品本身的特點和面臨的主要風險。
其中,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以價格波動造成的風險損失為保險責任,當農產品價格低于預期價格或價格指數造成的損失時給予經濟賠償,如美國的畜牧業風險保障保險和上海的淡季綠葉菜成本價格保險。農產品收益保險則是一種農產品毛利潤保障保險,不僅能補償農產品自身價格的波動帶來的利潤損失,而且能防止投入品價格波動帶來的利潤損失,如美國的畜牧業收益保險和北京試點運行的生豬價格指數保險。農產品收入保險是對因農產品產量降低、價格下跌或產量價格共同變化引起的收入損失提供保障,如美國的農作物收入保險。
現代化需產品服務創新
與此同時,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實現集約發展、可持續發展。
毋庸置疑,農業現代化生產意味著固定資產較傳統生產方式投入更多,生產規模擴大的同時也將放大市場風險。因而,出于規避風險目的,現代化農業生產的主體將對農險的需求更大。
丁少群直言,農業現代化帶來的規模化經營和商品化生產,使得經營主體對收入要求提高,進而對農險的保障程度也有所提高,同時對高附加值農產品保險產生需求,對此險企應設計出更加多元化的產品。
“農業產業集群的擴張及生產經營和流通環節風險規避的需要、農民收入增加后對于醫療健康和養老品質的關注、農村區域城鎮化基礎設施的巨大投入,為保險發展提供了潛在空間。”上海保監局吳鈺認為,現階段我國農險主要涵蓋種植業、養殖業、林業及農房、農機具、漁船等,與現代化的要求仍有相當差距。傳統農業應逐步升級,相應地,保險產品也需要進一步創新,如推出價格保證保險來穩定農產品生產,試點責任保險來保障農產品質量以及提供更為方便綜合的意外保險。
不得不提的是,不僅僅是保險產品需要創新,險企的機構設置和服務也需要創新。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險企原先依托村委會、農機站進行展業的模式也應得到調整,險企可依托信息化手段和社區保險機構等新型組織構架更緊密地黏合產品、渠道、客戶和服務,完善覆蓋農業生產生活的保險服務體系。
保險助解農戶融資之困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還提出,要創新農業投融資機制,健全金融支農制度。
一般來說,在投放農業信貸時,金融機構會要求借款人提供擔保或者抵押物以控制風險。但在土地、房屋不允許抵押,金融機構也不接受生長中的動植物作為貸款抵押物的情況下,農戶很難取得貸款。而農險正好能為生長中的動植物提供保障,將其拓展為抵押物,通過保單質押或者將抵押物投保的擔保融資方式,緩解農戶融資難的問題。
針對這種情況,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提到要“探索建立農村信貸與農業保險相互結合的銀保互動機制”,2010年4月,銀監會和保監會又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涉農信貸與涉農保險合作的意見》,規定在對農村借款人的信用等級進行評定時,可根據借款人的投保情況提高或降低其信用等級,保險公司要積極探索開展涉農貸款保證保險,針對大額貸款需求,抵押不足的由保險公司提供保證保險。
不過,這只是信貸與保險的初級合作模式。業內人士建議,基層信貸人員對農戶的日常生活信息比較清楚,能夠高效準確地采集投保農戶的信息,進而可降低農險經營成本、并適當解決信息不對稱。而通過信貸機構對保險的宣傳,還能糾正農戶對保險產品的認識,增強其對險企的信任。
其實,就國際經驗來看,農險對于融資的促進作用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可。比如,巴西就制定了農業生產保障計劃,實現“財政補貼+農業保險+優惠貸款利率”的結合,規定購買農險的農戶可獲得優惠利率貸款,如果貸款購買的農業生產資料在規定范圍內,貸款額度還可提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