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豬市低迷,豬價“跌跌”不休,導致生豬養殖上市公司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尤其是牧原股份和雛鷹農牧。
第三季度,豬價回暖帶動大部分生豬養殖上市公司盈利好轉,5家上市公司中,其中有4家同比盈利增長,分別是:牧原股份、雛鷹農牧、順鑫農業、羅牛山,而大康牧業三季度同比盈利下滑。
前三季5家上市公司中,其中有4家保持盈利,分別是:羅牛山、大康牧業、順鑫農業、牧原股份,其中兩家公司盈利暴增:羅牛山實現凈利潤同比增加1121.73%,大康牧業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5371.82%;雛鷹農牧則呈現虧損局面。
而第四季度豬價震蕩回落,預計第四季度養豬企業盈利將下滑。三季報中,雛鷹農牧、牧原股份、新五豐預計2014年全年的凈利潤分別為-2000萬到2000萬元,2699.38萬元,-3300萬到4300萬元。
事實上,業界表示,包含上述公司在內的生豬養殖類上市公司的全年業績或許要比預期還要差,因為2014年第四季度豬價仍處于下行通道,低于企業此前預期。牧原股份也稱,2014年業績區間的預計,是基于公司對2014年第4季度平均每頭生豬可能的盈利水平區間的預計,以及根據公司生產計劃對2014年第4季度生豬出欄量的預計。
大型養殖企業加速擴張
2014年是養殖業“去產能化”的一年,同時也是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之年。部分散戶及中小型規模養豬場由于虧損嚴重,資金鏈斷裂而被迫退出。但是,大型養豬企業畢竟實力雄厚且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其生產往往受短期豬價影響較小,較少出現壓欄或拋售的現象,一般按照既定的生產安排適時出欄。而對于補欄來說,往往越是行情低迷的時候,大型養豬企業可能會趁勢搶占未來市場份額,陸續加碼生豬養殖。行業的低迷并沒能阻擋大型養殖企業擴張的步伐,雛鷹農牧、牧原股份、正邦科技、中糧集團、溫氏等企業紛紛趁著市場低迷期加速擴張,搶占生豬市場份額,生豬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中小散戶與大型規模化養殖場在技術、資金上存在明顯差異,大型規模化養殖場還可以獲得包括財政補貼等政策紅利,豬價下跌對其影響相對較小,產能恢復時間也較中小散戶明顯縮短。散戶在未來生豬養殖繼續處于弱勢,未來5年內仍有大量的散戶逃離生豬養殖市場,為大型規模化養殖場騰出市場空間。隨著規模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養殖戶的生產行為趨于理性,豬周期將被逐漸拉長或淡化,生豬養殖行業進入微利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