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期“白羽肉雞”事件的大肆炒作,讓人們更加關注禽肉蛋的質量安全問題,家禽生態放養模式生產的禽肉和雞蛋受到人們消費的青睞。家禽生態放養模式是否值得推廣,業內說法不一,但它在諸多方面有著積極意義。有專家提出,雞具有砂浴、刨食的生物學特性,在山林間放養情況下,雞活動多的地方,樹根暴露、草葉甚至草根可能被雞啄食,對生態環境破壞較大;單位面積內的載雞量少,難以規?;a,天然飼料遠不能滿足其需求,生長速度慢,飼料轉化率低;肉質與集約化養殖模式相比差異不大,而生態成本和糧食成本太高,因此不贊成這種生態放養模式。但筆者認為,生態放養模式在很多方面有積極的意義。
1、生態放養模式對地方品種的推廣有重要意義
技術、資源固然可以共享,但知識產權確是有歸屬的。我國地方家禽品種資源非常豐富,但開發利用程度不高,特別是北方地區,由于養殖主導品種以國外為主,受制于國外育種公司,利潤空間被壓縮,不利于家禽產業的發展。有些地方品種得到了一定的選育提高,但由于沒有得到大力的推廣,對產業發展來講意義還不是很大,所以,開發利用自己的地方養殖品種有積極的現實意義。開發利用、推廣地方品種,首先要找到適合它的開發利用、推廣模式,通過模式的推廣來帶動地方品種開發利用、推廣。而生態放養模式適合地方雞品種的飼養,更能發揮地方品種雞在肉質、蛋品質、風味、口感和價格方面的優勢,以利于養殖者比較效益的提高,相比而言白羽肉雞在生態放養條件下的優勢并不明顯,所以生態放養模式對地方雞品種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推廣有重要的意義。但當前的生態放養模式需要在技術、工藝設備等方面加以改進,以便生產出更多優質肉雞和雞蛋,滿足差異化的市場需求,推動地方品種資源的開發利用,打造我們自己的種業品牌和養殖品種品牌,拓展產業的利潤空間。
2、生態放養模式更能體現動物福利的要求
所謂動物福利,就是使動物在無任何痛苦、無任何疾病、無行為異常、無心理緊張壓抑的舒適狀態下生長發育?,F在很多國家在關注動物福利問題,發達國家開發新型福利養殖設備并運用生產,如美國的籠放結合養殖、歐盟的蛋雞棲架飼養模式等,這也是畜牧業發展的一個趨勢。而我國動物福利意識和動物福利工作落后,動物福利問題非常普遍,十分突出。當前家禽養殖以集約化為主,在集約化養殖條件下,養殖密度大,禽只擁擠不堪,疫病風險較大。特別是在籠養條件下,禽只不能站立,不能自由活動,容易發生骨折,甚至死亡,生物學習性和性需求不能得到表達,嚴重損害了家禽的自由、健康與安全,這與國際社會一致認同的動物福利五個基本要素中的三個是相悖的,動物福利被剝奪,這不可避免地要影響雞肉和雞蛋的風味和口感,也會降低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進而影響生產的效益。在生態放養條件下,禽只可以自由的采食、飲水、活動,直接接觸大自然,生物學特性和性行為可以自由表達,家禽福利得到了保障。
3、生態放養模式對實現健康養殖和生產無公害食品有重要意義
健康養殖是指根據養殖對象的生物學特性,運用微生物學、生態學、營養學原理來指導生產,即要為養殖對象提供一個良好的有利于快速生長的生態環境、提供充足的全價營養飼料,使其在生長發育期間最大程度地減少疾病的發生,使生產的食用產品無污染、個體健康、肉質鮮嫩、營養豐富與天然鮮品相當。在生態放養條件下,家禽能自由活動,能呼吸到新鮮干凈的空氣,有利于增強體質,提高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時放養條件下密度小,可以減少疫病感染和傳播的幾率,陽光、雨水等對家禽的養殖、生活環境具有天然的消毒和凈化作用。而在集約化養殖條件下,不用藥很難保障家禽的健康成長,養殖企業(養殖戶)也不敢冒這樣的風險。因此,在生態放養條件下,家禽能順其自然的成長,真正實現少用藥甚至不用藥,從源頭上保證了禽肉、禽蛋的安全性和獨特風味,為實現家禽健康養殖和生產綠色有機食品創造了現實的條件。此外,在生態放養條件下,由于野外有大量的天然飼料可供禽只覓食,能減少飼料投入;禽舍和飼養設備簡單,可減少能源、雞舍建設和飼養設備投入,符合低碳要求;家禽糞便可作為草、樹等的有機肥料,減少或避免了糞便的污染,實現資源化利用,生態意義明顯。
可見,家禽生態放養模式對家禽地方品種資源的利用、推廣以及家禽福利的保障、健康養殖和生產無公害食品等都有積極意義。但當前存在生產效率低、破壞植被等問題,需要結合現代生物技術和生產工藝,不斷改進、完善,相信不斷發展完善的生態放養模式在家禽養殖格局中會占有一定的地位,在促進高效生態畜牧業發展方面將扮演著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