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科院正式成立是1957年,至今有50年了。期間,在黨和國家領導下,農業科研人員不斷創新,主要取得了以下五項原創性、世界領先的成果。
第一個是黃淮海平原的治理。黃淮海曾經是大量的中低產田、鹽堿地、沙土地,面臨著產值低甚至無法耕種的難題。中國農業科學院組織全國專家,首先進行了黃淮海一些項目的研究和資源治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黃淮海大部分地區都變成高產、穩產的農田。這對籌建中國的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對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是雜交稻之父——袁隆平。該項目是由中國農科院組織全國的農業科技專家來解決水稻高產的問題。這個理論早期就有,最早用在玉米上,運用水稻上應該說是從50年代末,60年代初開始。各國的科學家都在尋找機遇,能把這種優質理論用到水稻上,以袁隆平為代表中國農業科學家找到這樣一個途徑,用雜交理論來指導、研制雜交水稻。我國在全世界范圍內首創了雜交水稻技術,對我國的農業生產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第三是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制的禽流感疫苗。該疫苗有效地控制了2004年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發生的禽流感疫情。 H5N1疫苗2005年1月獲農業部頒發的新獸藥證書,是國際上首次研制成功并大規模應用的流感病毒反向基因操作疫苗。目前,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制的疫苗,已經出口到七個國家。
第四是是中國的抗蟲棉。該成果利用現代基因工程技術,首先設計并合成單價融合Bt殺蟲基因;為防止棉鈴蟲對單價抗蟲棉產生耐性,又設計并構建了可同時表達Bt殺蟲基因和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劑(CpTI)基因的雙價殺蟲基因植物表達載體。將帶有單價、雙價殺蟲基因的植物表達載體導入棉花,創造出具有我國知識產權的單價、雙價轉基因抗蟲棉。該項研究不僅打破了美國的壟斷,還讓我國抗蟲棉研究步入國際領先行列。 至2006年,國審抗蟲棉品種近70個,省審品種超過100個,累計推廣面積達到1.26億畝,節約農藥7000萬公斤,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超過200億元。
第五是中國農科院蘭州研究所研制的口蹄疫疫苗。由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參與合作完成的豬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經過23年的研究,現已獲得了農業部授予的一類“新獸藥注冊證書”,這標志著該疫苗制品已達到進行工業化生產的質量標準。該疫苗將成為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和可進入工業化生產的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
上述成果在保障我國食品安全,促進農業生產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
第一個是黃淮海平原的治理。黃淮海曾經是大量的中低產田、鹽堿地、沙土地,面臨著產值低甚至無法耕種的難題。中國農業科學院組織全國專家,首先進行了黃淮海一些項目的研究和資源治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黃淮海大部分地區都變成高產、穩產的農田。這對籌建中國的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對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是雜交稻之父——袁隆平。該項目是由中國農科院組織全國的農業科技專家來解決水稻高產的問題。這個理論早期就有,最早用在玉米上,運用水稻上應該說是從50年代末,60年代初開始。各國的科學家都在尋找機遇,能把這種優質理論用到水稻上,以袁隆平為代表中國農業科學家找到這樣一個途徑,用雜交理論來指導、研制雜交水稻。我國在全世界范圍內首創了雜交水稻技術,對我國的農業生產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第三是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制的禽流感疫苗。該疫苗有效地控制了2004年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發生的禽流感疫情。 H5N1疫苗2005年1月獲農業部頒發的新獸藥證書,是國際上首次研制成功并大規模應用的流感病毒反向基因操作疫苗。目前,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制的疫苗,已經出口到七個國家。
第四是是中國的抗蟲棉。該成果利用現代基因工程技術,首先設計并合成單價融合Bt殺蟲基因;為防止棉鈴蟲對單價抗蟲棉產生耐性,又設計并構建了可同時表達Bt殺蟲基因和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劑(CpTI)基因的雙價殺蟲基因植物表達載體。將帶有單價、雙價殺蟲基因的植物表達載體導入棉花,創造出具有我國知識產權的單價、雙價轉基因抗蟲棉。該項研究不僅打破了美國的壟斷,還讓我國抗蟲棉研究步入國際領先行列。 至2006年,國審抗蟲棉品種近70個,省審品種超過100個,累計推廣面積達到1.26億畝,節約農藥7000萬公斤,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超過200億元。
第五是中國農科院蘭州研究所研制的口蹄疫疫苗。由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參與合作完成的豬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經過23年的研究,現已獲得了農業部授予的一類“新獸藥注冊證書”,這標志著該疫苗制品已達到進行工業化生產的質量標準。該疫苗將成為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和可進入工業化生產的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
上述成果在保障我國食品安全,促進農業生產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