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生豬業也在遭遇重大的變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產業格局發生變化
2014年全國規模養豬專業戶和商品豬場有大約25萬個,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場出欄量占全國出欄總量的比例達到39%,比2000年提高了30個百分點。從養殖主體上看,不僅飼料、食品加工等生豬業的上下游產業紛紛巨資養豬,就連萬達集團、恒大集團、高盛、武鋼、廣東德美化工、山西焦煤集團等業外大佬也雄心勃勃地跨界養豬,并被戲稱為金融豬、鋼鐵豬、IT豬、化工豬、煤炭豬等。
二是成本大幅提升
在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近年來,生豬業的成本出現明顯上漲,但生豬價格未相應上漲,致使生豬業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三是食品安全的壓力飆升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者對豬肉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瘦肉精、病死豬肉的沖擊下,關注度也在提高。
習大大前不久說: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我們黨在中國執政,要是連個食品安全都做不好,還長期做不好的話,有人就會提出夠不夠格的問題。
由于對千家萬戶進行質量監管,無論是監督檢查還是抽樣檢測,都難以實現全覆蓋。因此,破解豬肉安全問題,必須以轉變生產方式為根本,堅定不移地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發展。
三是市場波動加劇
受養豬業生產周期和國內外經濟大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豬價波動加劇。豬周期被打破,淡季不淡、旺季不旺反成為常態。目前能把行情研究好的只有兩類人:一種是神仙,一種是神經。
四是資源緊缺問題日漸突出
隨著生豬業的快速發展,飼料糧需求增量將高于國內糧食預期增量。同時,規模養殖用地難、用工難、融資難等問題也對生豬業發展形成嚴重制約。
五是疫病防控面臨的挑戰加大
由于品種、養殖密度、飼養管理、抗生素和藥物不規范使用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加快了細菌病毒變異速度,使得生豬疫病防控難度不斷加大。加上基層獸醫防疫隊伍素質不高,執業能力參差不齊,獸醫系統培訓平臺和執業獸醫體系尚未完善,生豬疫病防控面臨的挑戰更是艱巨。
六是環保壓力變大
由于技術與成本可行的豬場廢水處理與回收利用的模式(工藝)還不足以應對各種類型養豬場產生的污染問題,隨著我國生豬業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開始出現。2014年,《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實施,2015年,新環保法實施。
隨著社會公眾對生態環境的越發重視,環保是否達標已成為養殖場建設運行的“一票否決”條件。隨著一系列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規出臺,一些地方政府也積極推行限養和禁養的政策。如果說動物疫病影響的是經營者的效益,那么環保問題則已關系到生豬業能否在某些地區繼續生存。
七是生豬市場見頂
不是需求見頂,是產能見頂。在資源和環保的強約束下,預計會有不低于20%的生豬產能被壓縮。從國外進口一定量的豬肉將成為行業的常態。
總之,在新的形勢下,我國生豬業正在發生重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