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不是負擔,而是新的經濟增長資源。糞便中飼料營養成分的流失(過料)是對養殖污染環境的最好描述。我們要采用必要的生物技術,提高飼料中營養物質的吸收與利用和減少飼料中營養物質的排放與流失。才是對養殖環境最大的凈化與保護,也是養殖業重要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1月23日,《第一屆中岸·新南方戰略合作伙伴健康養豬芙蓉論壇》以“發展、服務、創新、轉型”為主題,在長沙成功召開。大連三儀集團董事長江國托為我們帶來了《后抗生素時代動物營養領域的創新》的講座。
在當前這個環境中,自從最嚴環保法的實施,大家對于環保這個話題就非常關注以及倍感壓力,但我們應該意識到,環境不是負擔,而是新的經濟增長資源。糞便中飼料營養成分的流失(過料)是對養殖污染環境的最好描述。我們要采用必要的生物技術,提高飼料中營養物質的吸收與利用和減少飼料中營養物質的排放與流失。才是對養殖環境最大的凈化與保護,也是養殖業重要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飼料工業中的幾個凸顯問題:
1、抗生素的頻繁與大量使用造成的動物消化環境中微生物菌群的混亂與失衡;
2、飼料中動植物油脂的大量使用導致的動物機體過量脂肪蓄積、組織液含量不足;
3、飼料中大量復合酶制劑使用的同時,沒有充分考慮動物本生的消化生理功能特點,過料現象依然嚴重;
4、受飼料原料成本因素的影響,大量低質蛋白原料的使用導致動物對蛋白質的消化降低;
5、由于動物消化系統內環境酸性不夠,飼料中大量并普遍使用無機酸化劑,導致動物腸道生菌定植困難,菌群平衡失調;
6、抗生素及其他藥物在飼料中的大劑量添加降低了動物自身的非特異性免疫抗病能力;
7、飼料原料的嚴重霉變,導致各種中毒性機能損傷。
針對這些問題,從營養技術與動物生理兩個基礎層面來說最有效的手段是研究營養物質,而這主要是兩個方面,體外預消化和體內助消化吸收。
“后抗生素時代”,采用上述綜合技術研發生產的“生物飼料”值得關注。生物飼料的核心技術有以下幾點:
1、主要飼料原料的固相酶解預消化技術;
2、重要原料的非高溫熟化處理技術;
3、動物營養中的復合微生態制劑技術;
4、動物營養中的耐高溫復合酶制劑技術;
5、動物營養中的酶解分子糖肽技術;
6、主要原料的生物脫霉技術;
7、微量元素的有機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