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豬圈和LED顯示屏聯在一起是個什么場景?一般人恐怕難以名狀。記者在江蘇鹽城的建湖縣智慧農業監測控平臺上,就目睹了這一幕:一臺LED屏上顯示豬圈中的豬,時而探著腦袋轉悠,時而圍在一起進食,技術管理人員輕點鼠標,大屏幕上就出現了豬舍內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等數值。
這是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上運用,建湖縣農委副主任張翠萍介紹說,以往養豬人很辛苦,每天都要下豬舍去查看豬情,而現在通過電腦就能養豬了,“即使人在千里之外,照樣可以遠程操作養豬。”
運用物聯網養豬的建湖玉龍生態黑豬養殖合作社老板徐玉樹說,跟人工操作相比,電腦網絡養豬非常精準,通過安裝在豬圈內的傳感器,里面的溫度、濕度等數據能實時傳輸到電腦終端,有任何一項數據超過設置的標準值,電腦就會自動報警。
“假如豬舍內二氧化碳這項指標超標,我們可以通過電腦直接啟動豬舍內的換風機,從而更換空氣、降低二氧化碳濃度。”說話間,只見徐玉樹鼠標輕點,電腦屏上連接豬舍的排風系統就自動轉了起來。
物聯網技術養豬帶來的不僅是便捷,還減輕了飼養人員的勞動強度和用工量。徐玉樹告訴記者,用了物聯網養豬技術后,為豬場減少了30%左右的勞動量。“按傳統方法養豬,1個人最多養十幾只豬。現在我們合作社所有工作人員加一起也不過二十來人,去年一年出欄一萬頭豬。”
記者了解到,物聯網技術還為老百姓餐桌安全加了一把“鎖”。在鹽城的阜寧縣的江蘇睿澤農牧宏波生態養殖基地,記者看到這里的每頭豬耳朵上都戴著兩只耳標。據工作人員介紹,這里每頭剛出生的仔豬都要打上耳標,白色的是防疫耳標,黃色的是電子信息耳標,上邊有15位的識別碼,是阜寧生態豬的“身份證”。
阜寧縣生態豬管理辦公室主任朱慶亞介紹,在全國近百個阜寧生態豬肉直銷店內,消費者只要打開手機登陸阜寧“豬聯網”,輸入豬肉對應的識別碼,只需一兩秒鐘,便可獲知這批肉來自哪個豬場,吃過什么飼料,檢疫員是誰,何時進欄出欄,在哪里屠宰等信息。
“目前,阜寧縣25家萬頭養殖場都用上物聯網技術,建成了江蘇最大的生態豬監控與智能養殖系統‘豬聯網’,為豬肉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技術支撐。”朱慶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