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畜牧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小而散的傳統農業生產正轉變為集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生態化于一體的現代農業,行業的這種發展趨勢無疑是強者最大的依仗,弱者的離場將為強者提供更強的機遇和更廣闊的空間。企業樹立起千億級的標準迫使自身加速轉型并打開新的增長點,這是將轉型發展提升至一個新高度的關鍵所在。
伴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和城市化進程,農產品的生產者正越來越多地變成消費者,農牧行業也在經受著行業內的嚴峻考驗。這必然造成小規模養殖在萎縮,而市場需求卻在增加。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14年我國生豬出欄73510萬頭,全國生豬出場價格平均每千克為13.05元。按照這個數據計算,我國生豬市場已有近萬億的貿易額,這還不包括家禽和牛羊市場。
這說明當今畜牧業市場潛力巨大,可以為上下游企業提供無窮的機遇。不過,即使擁有這樣的市場平臺和空間,想要成為千億企業并不是一步登天的事情。
齊魯證券有限公司分析師張俊宇認為,發展成這個行業的龍頭企業,成為千億市值的公司,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方面,企業應該有合理的利益制度安排,不僅要自己能賺到錢,還要幫助經銷商和養殖戶發展壯大,讓自己的合作伙伴也享受到發展的利益。
另一方面,企業應該有先進的并且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圍繞在生態鏈周圍,尋找自己的切入點并產生出規模效應。備注:本文整理的僅包括公開提出了千億目標的企業。沒有公開報道目標的企業不包括在內。
雙匯:殺豬賣肉30年從500萬虧損到千億市值雙匯集團從1984年到現在的歷程,從銷售1000萬元到數百億元的營收,超千億的市值,在集團董事長萬隆的口中,只有寥寥一百多字:“公司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發展主業不動搖,堅持始終圍繞‘農’字做文章,圍繞肉類加工上項目,建立起了以肉類制品為終端產品的縱貫生豬養殖、屠宰、肉制品加工、化工包裝、彩色印刷、物流配送、商業連鎖的大農業產業鏈,不斷做大、做強肉類加工產業,實現了公司規模的擴張和經營效益的穩定增長,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目前雙匯集團的市值已經超過千億,其中A股市值約為693億,2014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達331.5億。
伊利:國內乳業首個突破千億市值的企業伊利自1996年上市到2013年10月,實現了市值1000倍的飛越,市值成功突破1000億元,成為國內乳業首個超過千億市值的企業。近日有機構預測,國內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需求量的提升,以及消費升級帶來的高端產品快速增長,將給伊利未來帶來千億元的市場容量。
今年由于原料奶價格持續下調,困擾乳制品企業的成本壓力得到較大緩解,再加上“單獨二胎”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國家推動嬰幼兒乳粉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利好,今年以來國內乳制品行業景氣指數不斷上升,將給伊利等大型乳企的經營帶來較大的騰挪空間。
2014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417.39億元,目前總市值約為820.03億。
溫氏:打造百年溫氏 成就千億企業作為中國被譽為全國第一的畜牧業航空母艦的溫氏集團,在慶祝溫氏創業30周年時,就曾提出“打造百年溫氏成就千億企業”的口號,集團董事長溫鵬程定下的目標是“保持每年20%的穩定增長率,最終目標是成為千億規模的農業企業。”張俊宇認為“溫氏集團提出的這個口號是非常實際的,如果集團上市的話,達到這個水平并不困難”。
根據他的判斷,“未來溫氏的發展重點可能還是在養殖業產能擴張方面,估計近幾年生豬養殖規模還會一步步擴大,到時將會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大北農:2020年達到千億目標作為飼料產能約900萬噸的龍頭企業,大北農是最接近千億級別的企業之一。
2013年底,邵根伙曾提出在2020年,希望大北農尖端生物技術創新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全國第一,世界前五,市值千億以上。據悉,大北農還提出了2015年豬飼料銷售要達到全球的第一的目標。在未來3-5年,大北農飼料銷量要達到1200-1500萬噸。目前大北農的產能布局已基本完成,但與溫氏發展路徑不同的是,大北農主要依靠完善的配套綜合服務體系,近幾年大力扶持經銷商和養殖戶發展,以此開拓和穩固客戶群。
未來5-10年,大北農致力于打造“三網一通”養豬生態圈,其中包括豬管網、智農商城、農信網等一些養豬企業管理與服務平臺、農業電商平臺、農村互聯網金融平臺。隨著平臺戰略和智慧大北農戰略深入推進,大北農產業業態有望從一個飼料、獸藥、疫苗、種子產品的提供商進化成為高科技、互聯網化、類金融的現代化農業綜合服務商。預計屆時公司有望打開千億市值空間。目前大北農集團總市值約為299億,公司2014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31.94億元。
新希望:2009年“5年計劃”定下千億目標尚未完成2009年時劉永好制定的“5年計劃”,即全面達到世界級農牧企業的目標——飼料銷售超過2000萬噸,成為中國最大的肉食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超過千億元人民幣。
截止到今年,是新希望集團5年前成為“千億級農牧企業”的雄心即將迎來盤點時刻,然而該目標并未實現。有券商分析,新希望此前收購六和,以期借助白羽肉雞養殖擴大企業產能,但這兩年受速成雞、禽流感和肯德基食品安全問題等負面影響,導致公司效益不如預期。
目前新希望正在努力轉型,特別是陳春花等人的加入也為公司注入新的理念。
近日,新希望發布公告稱,公司投資2000萬參股慧農科技推互聯網金融。新希望這一舉措也被研究機構看好。有券商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資金籌措與融通一直是養殖戶、飼料經銷商等面臨的一大難題,新希望本次成立新公司搭建互聯網金融平臺,在給客戶提供資金的同時,也在擴大自身飼料及其他產品銷售規模,加強重點客戶對公司的依賴度。新希望當前覆蓋國內5%-8%生豬、20%-30%肉禽,但從供應鏈金融層面出發,新希望至少有4億元利潤空間可供挖掘。
目前新希望總市值約為315.12億,公司2014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09億元。正邦:7個“百千萬億工程”打造千億市值企業2013年,正邦集團公布“千億工程”的推進計劃:2013年實現產值320億元,2015年實現產值600億元,2017年實現產值1000億元。
正邦集團董事局主席林印孫表示,適逢農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正邦集團不斷強化全產業鏈競爭優勢,重點建設7個“百千萬億工程”,即:百萬畝油茶種植、百萬噸大米加工、百萬頭種豬、千萬頭生豬養殖、千萬噸飼料、百億元肉食品和鴨苗年產2億羽工程,并爭取在種鴨、種子和生物農藥等產業打造出3至5家上市公司,相信必能在2017年順利完成千億目標。目前正邦集團總市值約為59.81億,公司2014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21.49億元。
雙胞胎集團:千億企業目標瞄準2017年雙胞胎集團從40萬元起家,歷時15年時間,每年以銷量100多萬噸的速度增長。雙胞胎集團致力打造千億元農業龍頭企業,力爭2017年集團銷售收入超過1100億元。“為了實現集團的千億元目標,我們把發展方向和重點主要聚焦飼料和養殖兩大板塊。”雙胞胎集團總裁鄧書甄說,公司將聚焦飼料主業,從2013年開始到2017年,依托現有的45家工廠的基礎,使工廠總數達到110家生產企業;
按集團現有標準設計產能為54萬噸級和30萬噸新工廠計算,未來5年雙胞胎集團飼料板塊總產能將達到4000萬噸,總產值達到1600億元。天邦:二次創業夢想千億元在2015年1月18日,天邦股份18周年慶典上,天邦提出響亮口號“全球視野,資源整合,聚力天邦股份的創新發展”。
據了解,18年來,天邦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一家做水產特種料知名的企業逐步發展為全國知名的上市企業,目前聚焦于飼料、疫苗、種豬三大方面業務,處于新的擴張期。天邦董事長吳天星認為,前18年的創業為天邦打下良好的基礎,目前,天邦正面臨第二次創業。吳天星表示,天邦的第二次創業要朝一個目標努力,即張邦輝總裁提出的夢想:未來每年銷售150萬頭種豬,出欄肉豬3000萬頭,銷售額達到千億元。
目前天邦股份總市值約為21億,公司2014年預計實現營收25.99億元。
伴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和城市化進程,農產品的生產者正越來越多地變成消費者,農牧行業也在經受著行業內的嚴峻考驗。這必然造成小規模養殖在萎縮,而市場需求卻在增加。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14年我國生豬出欄73510萬頭,全國生豬出場價格平均每千克為13.05元。按照這個數據計算,我國生豬市場已有近萬億的貿易額,這還不包括家禽和牛羊市場。
這說明當今畜牧業市場潛力巨大,可以為上下游企業提供無窮的機遇。不過,即使擁有這樣的市場平臺和空間,想要成為千億企業并不是一步登天的事情。
齊魯證券有限公司分析師張俊宇認為,發展成這個行業的龍頭企業,成為千億市值的公司,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方面,企業應該有合理的利益制度安排,不僅要自己能賺到錢,還要幫助經銷商和養殖戶發展壯大,讓自己的合作伙伴也享受到發展的利益。
另一方面,企業應該有先進的并且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圍繞在生態鏈周圍,尋找自己的切入點并產生出規模效應。備注:本文整理的僅包括公開提出了千億目標的企業。沒有公開報道目標的企業不包括在內。
雙匯:殺豬賣肉30年從500萬虧損到千億市值雙匯集團從1984年到現在的歷程,從銷售1000萬元到數百億元的營收,超千億的市值,在集團董事長萬隆的口中,只有寥寥一百多字:“公司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發展主業不動搖,堅持始終圍繞‘農’字做文章,圍繞肉類加工上項目,建立起了以肉類制品為終端產品的縱貫生豬養殖、屠宰、肉制品加工、化工包裝、彩色印刷、物流配送、商業連鎖的大農業產業鏈,不斷做大、做強肉類加工產業,實現了公司規模的擴張和經營效益的穩定增長,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目前雙匯集團的市值已經超過千億,其中A股市值約為693億,2014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達331.5億。
伊利:國內乳業首個突破千億市值的企業伊利自1996年上市到2013年10月,實現了市值1000倍的飛越,市值成功突破1000億元,成為國內乳業首個超過千億市值的企業。近日有機構預測,國內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需求量的提升,以及消費升級帶來的高端產品快速增長,將給伊利未來帶來千億元的市場容量。
今年由于原料奶價格持續下調,困擾乳制品企業的成本壓力得到較大緩解,再加上“單獨二胎”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國家推動嬰幼兒乳粉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利好,今年以來國內乳制品行業景氣指數不斷上升,將給伊利等大型乳企的經營帶來較大的騰挪空間。
2014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417.39億元,目前總市值約為820.03億。
溫氏:打造百年溫氏 成就千億企業作為中國被譽為全國第一的畜牧業航空母艦的溫氏集團,在慶祝溫氏創業30周年時,就曾提出“打造百年溫氏成就千億企業”的口號,集團董事長溫鵬程定下的目標是“保持每年20%的穩定增長率,最終目標是成為千億規模的農業企業。”張俊宇認為“溫氏集團提出的這個口號是非常實際的,如果集團上市的話,達到這個水平并不困難”。
根據他的判斷,“未來溫氏的發展重點可能還是在養殖業產能擴張方面,估計近幾年生豬養殖規模還會一步步擴大,到時將會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大北農:2020年達到千億目標作為飼料產能約900萬噸的龍頭企業,大北農是最接近千億級別的企業之一。
2013年底,邵根伙曾提出在2020年,希望大北農尖端生物技術創新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全國第一,世界前五,市值千億以上。據悉,大北農還提出了2015年豬飼料銷售要達到全球的第一的目標。在未來3-5年,大北農飼料銷量要達到1200-1500萬噸。目前大北農的產能布局已基本完成,但與溫氏發展路徑不同的是,大北農主要依靠完善的配套綜合服務體系,近幾年大力扶持經銷商和養殖戶發展,以此開拓和穩固客戶群。
未來5-10年,大北農致力于打造“三網一通”養豬生態圈,其中包括豬管網、智農商城、農信網等一些養豬企業管理與服務平臺、農業電商平臺、農村互聯網金融平臺。隨著平臺戰略和智慧大北農戰略深入推進,大北農產業業態有望從一個飼料、獸藥、疫苗、種子產品的提供商進化成為高科技、互聯網化、類金融的現代化農業綜合服務商。預計屆時公司有望打開千億市值空間。目前大北農集團總市值約為299億,公司2014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31.94億元。
新希望:2009年“5年計劃”定下千億目標尚未完成2009年時劉永好制定的“5年計劃”,即全面達到世界級農牧企業的目標——飼料銷售超過2000萬噸,成為中國最大的肉食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超過千億元人民幣。
截止到今年,是新希望集團5年前成為“千億級農牧企業”的雄心即將迎來盤點時刻,然而該目標并未實現。有券商分析,新希望此前收購六和,以期借助白羽肉雞養殖擴大企業產能,但這兩年受速成雞、禽流感和肯德基食品安全問題等負面影響,導致公司效益不如預期。
目前新希望正在努力轉型,特別是陳春花等人的加入也為公司注入新的理念。
近日,新希望發布公告稱,公司投資2000萬參股慧農科技推互聯網金融。新希望這一舉措也被研究機構看好。有券商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資金籌措與融通一直是養殖戶、飼料經銷商等面臨的一大難題,新希望本次成立新公司搭建互聯網金融平臺,在給客戶提供資金的同時,也在擴大自身飼料及其他產品銷售規模,加強重點客戶對公司的依賴度。新希望當前覆蓋國內5%-8%生豬、20%-30%肉禽,但從供應鏈金融層面出發,新希望至少有4億元利潤空間可供挖掘。
目前新希望總市值約為315.12億,公司2014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09億元。正邦:7個“百千萬億工程”打造千億市值企業2013年,正邦集團公布“千億工程”的推進計劃:2013年實現產值320億元,2015年實現產值600億元,2017年實現產值1000億元。
正邦集團董事局主席林印孫表示,適逢農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正邦集團不斷強化全產業鏈競爭優勢,重點建設7個“百千萬億工程”,即:百萬畝油茶種植、百萬噸大米加工、百萬頭種豬、千萬頭生豬養殖、千萬噸飼料、百億元肉食品和鴨苗年產2億羽工程,并爭取在種鴨、種子和生物農藥等產業打造出3至5家上市公司,相信必能在2017年順利完成千億目標。目前正邦集團總市值約為59.81億,公司2014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21.49億元。
雙胞胎集團:千億企業目標瞄準2017年雙胞胎集團從40萬元起家,歷時15年時間,每年以銷量100多萬噸的速度增長。雙胞胎集團致力打造千億元農業龍頭企業,力爭2017年集團銷售收入超過1100億元。“為了實現集團的千億元目標,我們把發展方向和重點主要聚焦飼料和養殖兩大板塊。”雙胞胎集團總裁鄧書甄說,公司將聚焦飼料主業,從2013年開始到2017年,依托現有的45家工廠的基礎,使工廠總數達到110家生產企業;
按集團現有標準設計產能為54萬噸級和30萬噸新工廠計算,未來5年雙胞胎集團飼料板塊總產能將達到4000萬噸,總產值達到1600億元。天邦:二次創業夢想千億元在2015年1月18日,天邦股份18周年慶典上,天邦提出響亮口號“全球視野,資源整合,聚力天邦股份的創新發展”。
據了解,18年來,天邦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一家做水產特種料知名的企業逐步發展為全國知名的上市企業,目前聚焦于飼料、疫苗、種豬三大方面業務,處于新的擴張期。天邦董事長吳天星認為,前18年的創業為天邦打下良好的基礎,目前,天邦正面臨第二次創業。吳天星表示,天邦的第二次創業要朝一個目標努力,即張邦輝總裁提出的夢想:未來每年銷售150萬頭種豬,出欄肉豬3000萬頭,銷售額達到千億元。
目前天邦股份總市值約為21億,公司2014年預計實現營收25.9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