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中國養豬業將發生深刻的變化。
從品種上看,中國的規模化豬場幾乎都使用國際通用品種豬:杜洛克、長白、大白。據中國種豬信息網統計,2008—2013年間我國共進口種豬63388頭,2014年進口種豬近萬頭。目前,中國農產品生產成本高于國際同類產品成本。從原料上看,2013年玉米總進口量326.5萬噸,大豆總進口量6337.5萬噸。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從養殖成本上看,規模化豬場生產1kg毛豬成本要在14元,而美國、法國等養豬發達國家原料成本相當于中國的70%。從豬肉產量上看,我國近幾年每年產量都在5000萬噸以上,由于生產環節不透明、貿易壁壘等原因,生產的豬肉幾乎都是靠國內消費。從養豬工藝上看,我們幾乎都是采用歐美養豬生產工藝,但生產的效率遠落后于他們。
這些問題不禁讓我們思考,誰能滿足中國居民對肉類消費的需求?我們如何去面對這些挑戰?
我們必須大力倡導家庭農場養豬。第一,家庭農場規模小,轉型容易,有活力,創新能力強,容易使用新技術和新工藝。第二,大型企業一旦進入養豬行業,當行情不好時,進出兩難,只能等著虧損。為什么國家重點扶持中小企業也是基于這個道理。第三,畜牧法規定農民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從事養豬,這就是造成中國養豬業沒有門坎,誰都可以養。第四,家庭農場更容易處理糞便帶來的污染,而大型企業處理起來很難。第五,家庭農場成本低,大型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第六,解釋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家庭農場技術落后,然而經過多年生豬遺傳改良,農民已經掌握現代育種與繁殖技術、飼料配合技術、疾病防控技術,況且還有很多專業化公司可以提供服務,幫助農民制定選配計劃。甚至將來,會誕生獸醫專業化公司,由職業獸醫負責家庭農場的免疫。
我們的家庭農場經理人與國外家庭農場主相比,存在三方面問題:第一,國外農場主“手粗”,彎下腰,能勞動;我們的豬場老板親自干活很少,只有個別女老板能夠親自參加勞動,因為她舍不得去花錢雇工。第二,國外農場主大多有創新思想,有文化,能夠接受新的專業知識和理念;我們的豬場小老板,往往是沒有文化、享受在前,經常開車出去到處玩,等待市場、等待政策,很少研究問題,改進生產方式,引進優良品種,采用先進技術。第三,國外農場主體魄健壯,由于長期參加勞動,身體都很好,甚至70歲也照干不誤,他們認為能勞動是身體健壯的標志,能干活是生活的需要,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我們倡導家庭農場模式養豬的同時,我們一定要強調企業轉型。現在家庭農場還是成本太高、生產效率太低,必須通過轉型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第一,要做專業化養殖公司,采用養豬上下游高度專業化分工。不要自己配料,使用專業化公司、品牌公司飼料,一心養豬;實施公共獸醫防疫體系,有專業人員做免疫和豬病防控技術,把豬病風險放到獸醫、防疫公司那里;與種豬公司聯合,定期更新母豬,保持母豬高產性能的時時發揮,遺傳改良任務交給種豬公司;與養豬設備公司合作,改善現在傳統、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可以讓設備公司參股與分成,也可以租賃設備公司設備進行養豬,讓養殖者固定資產投入盡量小,把有限的自有資金放在流動資產投入方面。第二,用信息化和自動化武裝養豬企業。家庭農場很容易采用信息化和自動化設備進行改造,因為豬場小,投入改造費用小,能夠承擔得起。投入信息化和自動化后,將大大降低勞動力投入,減少人員干預,使產品更加標準化,有利于屠宰生產線標準化屠宰作業,同時降低勞動力成本,減少人員流動和疾病傳染機會。第三,抓住市場機遇。家庭農場生產規模小,容易規避市場風險,在市場價格好是可以滿負荷生產,市場行情不好時可以優化豬群,保持母豬總是處于一個年輕、高產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