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吉安縣天河鎮橫林村村民葉太山飼養的山羊已被預訂大半。
葉太山曾因病不能從事重體力活,家庭經濟陷入困境。通過當地精準扶貧措施,2014年,他的年收入已超過3萬元。像葉太山一樣,依托養羊專業合作社的“借種還犢”扶貧模式,立足山區草多林茂優勢發展山羊養殖實現脫貧夢的貧困戶,如今在天河鎮已有45戶。
吉安縣在扶貧工作中,牢記省委書記強衛“扶貧工作走在全省前頭,不斷創造新鮮經驗,為農村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的囑托,把握“找準切入點、調動農民積極性和干部帶著群眾干”三個關鍵環節,以貧困村為主戰場,以富民產業為依托,引進龍頭企業,以專業合作社為抓手,落實精準扶貧措施,加快貧困群眾脫貧步伐。精準扶貧工程接地氣吉安縣有農村貧困人口5.3萬人。除了對因殘障、孤寡而失能的三類貧困戶采取救濟式扶貧外,該縣將重點放在具有發展能力的一二類貧困戶身上,采取引導資助式產業扶貧,扶持一類貧困戶發展1個以上致富產業,資助二類貧困戶建立穩定的收入來源。“一戶一畝井岡蜜柚、一戶一畝橫江葡萄、一戶一個雞棚、一戶一人進園務工”。
該縣找準橫江葡萄、溫氏肉雞、井岡蜜柚等特色扶貧主導產業,由懂市場會經營的能人或村組干部牽頭組建產業合作社,把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農戶組團,改變農戶“單打獨斗”的局面,不斷增加貧困戶的現金收入、財產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讓貧困戶實現抱團脫貧。永陽鎮江南村是全縣108個貧困村之一。近年來,村民在村支書胡乾元帶領下,成立蜜柚、麒麟瓜、肉牛等農產品的“江南產業合作社”,干部帶頭認股,村民以土地或資金入股,村里還建了吉安江南產業網售賣當地農產品。去年,22戶入社的貧困戶每戶從產業合作中增收約5000元。目前,全縣共成立了318家合作社,優先吸納貧困戶加入,其中規模最大的橫江葡萄專業合作社有社員273人。該縣還通過智力扶貧、移民扶貧與勞務扶貧相結合,建立健全富余勞動力臺賬,確保每個貧困戶家中有一人到園區務工。去年,全縣超過三分之一的貧困家庭依靠務工增收,實現“一人務工,全家脫貧”。
金融支持增強造血機能永陽鎮新塘村肖維安是吉安縣推廣擔保貸款、產業保險、貸款貼息、現金獎補“四輪驅動”的受益人之一。
肖維安夫妻過去靠打零工為生,家庭負擔重。獲得政府擔保貸款后,他新建33個蔬菜標準棚,后來又擴建到60個,共獲得獎補資金19萬元,年收益超過10萬元,成為當地有名的致富能手。拓寬融資渠道,整合各類資源,引進龍頭企業,開展技術培訓,舉辦特色節慶活動,當地政府多舉措為貧困戶和合作社解決資金、技術、銷售難題,全力為貧困戶脫貧提供服務。該縣“扶貧到戶產業發展貸款擔保基金”賬戶貸款規模達到3200萬元,扶貧辦負擔貧困戶擔保貸款的一半利息,按60%的標準補貼產業保險費,幫助貧困戶發展葡萄、肉雞、井岡蜜柚等主導產業。全縣108個貧困村已有425戶貧困農戶提出擔保貸款申報,已向其中361戶發放擔保貸款2685萬元。干部結對幫扶形成扶貧合力。全縣農業、畜牧、水產等方面的專家定期向農民宣講農業新知識,推廣農業新技術,并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現場指導,讓農民在脫貧致富的路上少走彎路。
此外,該縣統籌用好省市縣單位掛點幫扶資金,整合交通、水利、農業開發等項目資金,重點解決貧困村產業基地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難題,讓財政專項資金在扶貧攻堅中發揮出“四兩撥千斤”效應。同時,陸續引進福圓食品、奕方農業、溫氏養雞等省級以上行業龍頭企業29家,解決農產品賣難的問題。此外,還定期舉辦葡萄節、蜜柚節等特色農產品節慶活動,唱響品牌,提升知名度,擴大銷售。一系列的產業扶貧措施效果顯著:2014年,該縣共投入中央和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677萬元,實施到村項目477個,全縣貧困人口由2013年的5.65萬人減少到4.5萬人,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上年6072元提高到7076元,增長了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