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近2000養殖場關停搬遷 涉及2731家豬場23.9萬頭生豬
去年,寧波市堅持源頭防控、過程控制、終端治理原則,采取政府引導、項目實施等多種方式,市縣兩級累計投入4億多元,全力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畜禽養殖治理超指標完成。全市9個涉農縣(市)區全部完成畜禽養殖禁限養區調整劃定,累計關停、搬遷禁養區養殖場(戶)2731家,約占養殖場數的四分之一,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67.4%,涉及存欄生豬23.9萬頭;治理小規模養殖場636家,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90.9%;改造修復年出欄100頭至1000頭規模養殖場1289家;年出欄10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提升137家。
畜禽排泄物得到有效對接消納。建成奉化、寧海、北侖3個畜糞處理中心,可對接消納畜禽糞2萬噸,落實生態消納地57.1萬畝,全市沼液無害化處理累計達到121.4萬噸,新增沼液農田利用30余萬噸。余姚市先后投入7000余萬元推進畜禽污染治理,已建成有機肥料生產線10條,開展沼液綜合利用項目30個。
各地還以化肥、農藥減量為目標,落實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化肥、病蟲害綠色防治和統防統治工作。據統計,全市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322萬畝,減少化肥用量3100噸,減少農藥施用量227余噸,推廣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40.7萬畝。此外,鄞州、奉化和慈溪開展廢棄農資回收處置試點。其中鄞州區在全區20個鎮鄉(街道)設立集中收集點,無害化處置農資包裝廢棄物143.5噸。
隨著治理的推進,全市農業生態環境改善初顯成效。全市規模畜禽養殖排泄物、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97.5%和84%,農業標準化生產程度超過60%。鄞州、寧海、象山被認定為省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縣,象山大塘港等8個區域和慈溪大橋蔬菜公司等12家企業分別被認定為省級示范區和示范企業。
試點生豬養殖證制度 首張生豬養殖證已落戶
作為秀洲區的生豬養殖大鎮,今年,新塍鎮潘家浜村被列為實行生豬養殖證的試點單位,從1月12日開始,新塍首張生豬養殖證落戶,截至目前,新塍鎮已經核準下發了58張《生豬養殖證》。
記者了解到,要獲得這張證,需符合《秀洲區生豬養殖準入管理辦法(試行)》,在限養區中符合準入條件的生豬養殖戶,每戶每年限養“1頭存欄母豬、2頭出欄肉豬或者“10頭出欄肉豬”,而目前,大量的養殖散戶之所以尚未領證,主要是因為排污設施不齊全。而拿到證的養殖戶,也不能隨心所欲的擴大養殖規模,記者了解到,該《生豬養殖證》實行一年一檢。如果發現養殖過程中有污染物直排、逃避檢疫等情況的,將撤銷養殖證,三年內不能再次發證。為了確保控制生豬養殖的面源污染整治,新塍鎮組織專業隊伍,每天下村下組巡查督查,要求養殖戶把豬的排泄物還田還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