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亂世,非流氓或英雄難成其事!先講幾則關于“研發”的業內軼聞,以資笑談:
某動保外企到中國來發展,國內某部門就要求這家企業報送其準備上市的產品詳細資料。但是這家企業發現,在報送的材料還尚未獲得批復,其準備在國內上市的產品已經在市場上出現了仿制品。但是由于質量控制不到位,這些仿制品的效果比該動保外企推出的產品在效果和價格上都相差好幾個檔次。仿制品的市場最終被毫無懸念地步步吞噬……
某國內企業的老板在某科研機構買到了一個配方,剛一上馬,市場反響就非常熱烈。但是該老板總覺得這個配方中的一些內容和自己平時看的藥物書籍有出入。在按原配方生產數批后,該老板就遵循毛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教導——把藥方按自己的思路進行了“改進”。半月之后,終端用戶紛紛反映藥效下降,甚至出現強烈的副作用。最終,該企業以十萬計的人民幣為代價,替這次“即興研發”買了單。
另一個笑談就是研發上的“亦真亦假”,一些企業不愿也不敢申報專利、新獸藥,總之覺得放在自己大腦里的“成果”比白紙黑字更保險,事實顯示——有些情況下確實如此。也許自己抱殘守缺的一些經驗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事實,甚至這些“經驗”根本就是自己尚未認清其真面目的“謬論”。 這就是“山寨版獸藥研發”的門派思維、實用主義勝過了科學思想與信息溝通。
至于企業零研發、口頭研發、宣傳式研發這些業內亂相、真相,也是業內人士不言自明的訣竅。
我們的獸藥業態和畜牧業現狀類似:
雖然中小畜禽養殖者不住地由于市場和疫病的因素遭受損失,但是由于中國市場的廣闊、地域差異和以前的積累可以頂住消耗等因素,這些養殖者仍在艱難獲益或者是慢性死亡(如果發展速度遠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不進則退,其事業就在慢性死亡)。
獸藥行業同理:雖然中小獸藥企業不住地忽視研發或在研發路上不停地遭遇著種種傷痛,但是由于中國市場的廣闊、地域差異和以前的積累可以頂住消耗等因素,這些獸藥從業者仍在艱難獲益或者是慢性死亡。
其實國內并不缺乏有研發實力的企業,不少學院派創業者所建立的企業從立業之初就具備研發意識,這些企業的發展速度、生存狀況多在業內平均水平之上。我們獸藥行業的企業應向養殖行業學習,在養殖行業具備實力的企業在整合其他同業者的時候除了憑借強大的資金實力外,規范、可復制的生產技術和對市場的把控力也是強大的砝碼。這個“規范、可復制的生產技術和對市場的把控力”可以部分等值為獸藥行業的研發能力。
我們行業真正具備能研發符合市場需求產品實力的獸藥企業,應以此研發實力為核心砝碼之一,去整合一些有區域優勢但缺乏研發、缺乏可持續發展力的企業。另一方面,那些尚有一些資金和市場積累,但是在研發、人才等方面屢屢受挫的企業,也應該想想是否可以放棄“山頭思維”,成為強大巨人身上一塊健美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