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關于農業發展方式深度改革的棋局雛形已現。 3月4日,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政協常委、國家農業部總經濟師錢克明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獨家專訪。身為農業部總經濟師,錢克明在看待農業發展與改革方面的問題時,秉持了經濟學家的理性。他就農業政策改革路徑、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等議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各地重新布局農業產業
NBD:農業向來對政策的依賴性較大,那么在政策愿景與現實實踐之間,您認為應當如何進行農業制度的設計,才能使政策效益最大化?
錢克明:我認為良好的政策激勵可以引導生產方式更有效率地轉變。比如加大生態補償與資源養護投入力度,可以引導生產方式向更加節水、節肥、節藥、高效的可持續方向轉變;增加現代農業發展資金,有助于引導經營方式向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的現代農業方向轉變;財政政策上,則要完善補貼辦法、強化金融服務,提高精準性。
NBD:今年的農業政策出現了此前十多年都沒有的新轉變,即提出了“調結構”、“轉方式”。您認為在這一導向下所產生的政策變化,是更側重于供給側的管理,還是更側重于需求側的管理?
錢克明:對于這種政策上的重心轉變,我認為,作為農業部,更多的還是從供給角度來談這個問題,但必須注意的是,需求的角度也在發生變化。我國農業已經發展到了新階段,農業發展方式將進入深度調整期,即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要知道,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重點任務,現在這個階段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體現在農產品數量與質量、總產量與產業結構、農業投入與產出、生產成本與效益、生產與環境的對撞上。面對這些矛盾,當前階段的重點任務就是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關于“調結構、轉方式”,農業部都已出臺了相應政策,以引導各地重新進行產業結構布局。比如,華北地區要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體要求,穩定糧食生產能力,適度調減地下水嚴重超采地區的小麥種植,推廣耐旱節水作物。農業經營規模要適度 NBD:您提到政策更多從供給側管理發力,但需求側也在發生變化,具體是怎樣的變化?
錢克明:需求的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具體體現在:首先,產品消費結構、品種需求結構已經出現了變化,比如口糧消費在持續降低,人均口糧消費和總消費量都在減少;其次,消費群體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也出現了變化,需求更多樣化;最后,人們對傳統文化、農耕文明的向往,對田園風光的喜好都在發生轉變。因此,相應的政策也必須要做出調整。
從供給看,農業資源偏緊、生態環境惡化,環境和資源的壓力越來越大,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問題已經擺在了面前,這些促使必須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區域布局、產業結構也要作出相應調整。
舉個例子,原來的“南菜北運”,就是把南方、甚至海南的蔬菜運到北方。但是,長距離的運輸造成了蔬菜較大的損耗。現在要發展冬季蔬菜、大棚蔬菜、特別是大中城市發展設施蔬菜。在南方主要發展果類以及北方在冬季無法生產的蔬菜,現在這個布局實際上更優化了,使生產力布局更吻合消費。再比如,我國農業生產出現了“兼業化”現象,我認為,兼業化與社會生產力演進方向是相悖的,也不符合
世界現代農業發展的普遍規律,所以政策上要引導專業化,而專業化的前提是要實現規模化。從各地政府的實踐來看,他們也是千方百計引導土地向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中,但在我國推行農業生產規模化應該適度。
NBD:據我了解,關于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您曾在一篇論文中構建了一個精巧的經濟學模型,計算出南方地區適度規模經營在30~60畝,北方地區在60~120畝。但在實際操作中,您覺得實施起來有哪些困難?錢克明:理論分析與實際操作是不一樣的,要引導適度規模,各地的實踐也要因地制宜。現在提倡的適度規模經營以當地戶均承包土地面積的10~15倍為宜。
在推進規模化經營初期,各地對適度規模的問題認識比較模糊,但現在的認識逐漸統一,即規模太大了不好,農業經營的規模要適度才可以。對于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理念會有哪些困難,我認為會隨著公眾認識程度的提高,會逐漸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