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兩會”之后的第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三農問題成為會議主題之一。3月18日的會議通過了《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規劃》確定:一是優化農業生產布局,嚴格保護耕地,穩定糧食播種面積,采取深耕深松等方式提升耕地質量,到2020年建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的8億畝高標準農田;二是向體制改革要潛力,在穩定家庭經營的基礎上,推進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出水平;三是實施水土資源保護、農業農村環境治理等重大工程,促進節約高效用水,防治農田和養殖污染,加強森林、草原、濕地、河湖等保護,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會后當天下午,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組織召開部務會議,研究部署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的相關工作。會議對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了重點研究,要求切實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地膜、秸稈、畜禽糞便基本資源化利用)目標。要切實抓好“一控兩減三基本”等重點工作,特別是減少化肥、農藥施用。
同一天,農業部正式發出通知,稱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力爭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和主要農作物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0%以上,分別比2013年提高7個百分點和5個百分點,實現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社科院農發所研究員于法穩表示,農業面源污染相對于水污染、大氣污染,受關注度小,但其污染程度和對民眾的危害程度卻遠遠高于后兩者,而且其治理起來的難度也比后者要高。于法穩說,農業面源污染的來源眾多,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合理使用化肥、農藥、畜禽(水產)養殖廢棄物、農膜殘留、農作物秸稈、城鎮居民生活垃圾、污水等造成的水體、土壤、生物和大氣的污染。“因此治理面源污染的首要任務還是要控制住化肥和農藥的用量。”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曾衍德表示,目前中國化肥施用增長率大約在1.3%,農業部提出在近幾年內把增長率控制在1%以內,到2020年,能夠實現零增長。“我們主要提出有機肥資源的利用,如果化肥要減,有機肥不上,作物生長要高產,養分就供應不上。化肥利用率目前大概是33%,我們想今后幾年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以上,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達到40%以上。”他說。一位接近農業部政策法規司的人士向記者表示,此次通過的《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除了農業污染治理之外,還涉及耕地保護、經營方式轉變等多個方面。2015年的“一號文件”提出的“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該制度目前已經以文件的形式下發各地,文件提出:“堅決守住耕地紅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現有耕地面積基本穩定、土壤質量不下降”。而在此前,有關部門已經開始部署耕地保護的工作。
2015年1月5日,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在京聯合召開視頻會議,部署落實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和規范設施農用地管理工作。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副總理張高麗、副總理汪洋就工作部署作出重要批示。會議指出,要對借發展農業設施為名違法違規用地的行為進行嚴肅查處,重點問責,確保“不得改變土地用途,禁止擅自用于其他非農建設;不得超標準用地,禁止擅自擴大用地規模;不得改變農業設施性質,禁止擅自將農業設施用于其他經營”的政策規定落到實處。早在2014年11月初,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就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北京等14個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將先行展開,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和成果完善工作將于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