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9年開始養蛋雞的郭文廣,見慣了這些年蛋價的起落,也積累了一套“生意經”:“市場有低迷也有高漲,我不會因為市場行情對養殖規模進行大的調整。效益不好的時候,得堅持;也不能看著行情好了就大規模補欄。”靠著穩扎穩打,郭文廣的蛋雞從一兩千只發展到5萬只,有養殖場,有孵化基地,還成立了禽業公司。
行情不好時,得堅持
眼下的這波行情,郭文廣等了快2年。
“從去年4月份,商品蛋的價格開始上漲,效益才算出現好轉。”郭文廣說,去年由于受到H7N9的影響,雞蛋價格一直處于低迷狀態,養了一年也沒有掙到錢。
2013年4、5月份,雞蛋價格徘徊在2.8——3.0元/斤,而當時他養殖場雞蛋的成本價在3.5元/斤。由于有固定客戶,盡管雞蛋沒有出現滯銷,但也要咬牙維持。
2013年春天,再度來襲的H7N9使禽業雪上加霜。在部分養殖戶放棄養雞、眾多養殖戶不敢補欄的情況下,郭文廣做出了自己安排——分兩批淘汰、補欄了4萬多只蛋雞。
“遇到效益差的年份,我一樣會堅持發展,不會壓縮規模。”在他看來,認識市場并不難。由于去年雞蛋及雞肉的價格不穩定,而且雞蛋價格總體偏低,一些小養殖企業支撐不住,開始縮減養殖規模,有一些小的養殖戶選擇直接退出。受去年的影響,今年蛋雞養殖總的規模小,供應量少了,在每年9、10月份消費高峰到來時,蛋價自然會往上走。此外,今年蛋雞飼料的成本上升幅度較大,玉米的價格每噸要高出近600元錢,這也推動蛋價上漲。
這次補欄,郭文廣不僅節省了一大筆買雞苗的錢,而且將養殖場的產蛋率提高了15%。眼下,這兩批蛋雞陸續進入產蛋期,正好趕上了這波行情。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養一只雞的成本投入大概是38元,一只蛋雞從孵化出生到淘汰大概是500天,產蛋約17公斤,而飼料的成本能占到其產值的70%。加上其他的投入,最后大概能賺一只淘汰雞的錢。正常年份平均在15元左右,今年的市場行情好,還能從雞蛋中多賺點,一只雞大概能賺25元。
從低點堅持下來、得到市場回饋的養殖戶不只郭文廣一個。
滑縣老店鎮馬蘭村的董自衡也養了10多年蛋雞,現在規模達到了1.5萬只。董自衡說,蛋雞養殖不比投資機器設備,原料不足、價格不好可以停產,這一行即使想停也停不下,只能堅持著,想辦法去解決資金問題。有的養殖戶經濟意識比較差,一看價格下跌、賠錢了就趕快撤出,但前期養殖投入資金比較大,一下把所有蛋雞便宜賣出并撤出這個行業,當然會賠錢。現在,他每天的凈收入都在3000塊錢以上。
擴規模,要慢慢來
養殖業高風險,微利潤,特別是小規模養殖場,抗風險能力差,一年的利潤并不多,但想往大的方向發展面臨不少困難。
“從我十幾年的經歷來看,總體上養殖蛋雞還是賺錢的,對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來說,收入確實很可觀。但對企業來說,掙的錢有一大半需要還銀行貸款的利息。如果遇到市場行情低迷,又加上銀行利息,那就基本上沒多大利潤了。現在有好多大集團公司開始往蛋雞養殖行業投資,我雖然這行干了多年,但在資金實力上很難與他們相比。”郭文廣說。
他的養殖企業是一步步成長的,十幾年來規模也是在慢慢擴大,每年不論市場行情怎樣,到春季補欄時都會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補欄。與他同時起步的一些蛋雞養殖場,有的規模已經達到了20萬只,但真正堅持干下來并達到他這種規模的卻不多。
郭文廣說,他一直都在想著擴大規模。“但不能看到行情好才去擴大規模,如果有了資金就適時去做。”在他看來,雞蛋屬于大眾食品,養蛋雞這一行不論什么時候都要有人干。“我早已經把蛋雞養殖看作自己的事業了。”正因為如此,才能在市場的起伏中找準位置、把握好節奏。
憑自己的養殖經驗,郭文廣分析認為,今年和明年的蛋雞市場行情不會太差。但是,隨著蛋雞養殖行業的資金注入不斷增加,市場上雞蛋供過于求時,價格就會降低。他對好的行情,始終保持著謹慎樂觀。
把好質量是關鍵
郭文廣認為,蛋雞養殖最重要的是科學管理。標準化的雞舍里平時注重通風,保證雞有一個好養殖環境;夏天時要安裝降溫設備,保證雞舍溫度適中;現在每周至少消毒3次,按照防疫程序來養殖,這樣既防御疫情發生也保證了雞蛋的質量安全。
“我對這個行業也有感情了。干的過程中爭取把質量抓好,為社會做出放心的產品,為食品行業提供好原料,我對自己的雞蛋負責,也是對消費者負責。對于我的同行,一般規模比較大的養殖廠都會嚴格把好質量關。”郭文廣說。
滑縣總畜牧師楊進槐告訴記者,滑縣畜牧局經常請省疾病預防專家過來講解關于預防疾病的方法,每個鄉里都有防疫負責人員,全縣選取了342個監測點,不定期監測。
“市場風險不好預測,但養殖行業如果能有保險公司加入,就能減少養殖者的顧慮。”郭文廣說,面對市場行情不穩定、價格偏低時,大多數銀行對養殖業的支持力度也不大,銀行融資期限都比較短,一直以來資金問題都是阻礙企業擴大的主要因素。他期待養殖的政策性保險能更完善。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