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久久久久免费-久久久久毛片成人精品-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亚洲在线中文字幕2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發展 » 正文

山東省肉牛肉羊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4-02  瀏覽次數:321
核心提示:引 言 肉牛肉羊產業是我省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發展肉牛肉羊產業,對進一步優化畜牧業產業結構,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促進
引 言
  肉牛肉產業是我省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發展肉牛肉羊產業,對進一步優化畜牧業產業結構,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義。改革開放以來,我省肉牛肉羊產業快速發展,牛羊肉產量持續增長并一直位居全國前列,不僅穩定了省內消費市場供應,而且豐富了全國城鄉居民的“菜籃子”,對于平衡全國牛羊肉供給,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隨著人口增長和城鄉居民消費水平提高,特別是城鎮居民肉類消費結構的變化,牛羊肉消費持續快速增長,但受生產成本上升、比較效益下滑、發展方式轉型、支撐體系薄弱、政策支持不足等多重因素影響,肉牛肉羊產業發展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牛羊肉市場供應偏緊,生產增速減緩,價格連續上漲。2013年9月,為引導肉牛肉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全面提高牛羊肉生產能力,保障市場供應,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聯合制定出臺了《全國牛羊肉生產發展規劃(2013-2020年)》(發改農經〔2013〕1760號)。
作為全國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的優勢區域和牛羊肉輸出的主要省份之一,我省必須充分利用和發揮生態地理、品種資源、飼草飼料資源和區位等多重優勢,積極構建現代肉牛肉羊產業體系,加快推動由牛羊肉生產大省向強省的跨越,為農民增收和保障全國牛羊肉供應作出新貢獻。根據國家《規劃》的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劃。規劃中肉牛包括肉牛、乳肉兼用牛和淘汰奶牛母牛、奶公犢,肉羊包括肉用、肉絨兼用、乳肉兼用等各種生產類型的綿羊和山羊品種。
 
一、全省肉牛肉羊生產發展現狀
近年來,受消費市場需求旺盛、組織生產方式轉變、科技支撐服務改善等因素影響,全省肉牛肉羊產業呈現持續健康發展態勢。
(一)肉牛肉羊總量大幅增加。據省統計局統計,2013年我省肉牛存欄500.1萬頭,出欄443.4萬頭,比1985年分別增加242.1萬頭、415.8萬頭,增長0.9倍和15倍;肉羊存欄2158.1萬只,出欄2967.3萬只,比1985年分別增加1374.8萬只、2409萬只,增長1.8倍和4.3倍。
改革開放以來,我省牛羊肉產量快速增長,由1985年的9.8萬噸快速增加2006年的117.7萬噸,此后國家大力進行畜牧業結構調整,提倡標準化規模養殖,散養農戶經濟效益偏低并逐步退出,肉牛肉羊產業進入結構調整期,走入平穩發展階段。2013年全省牛羊肉產量101.5萬噸,比1985年增長10.4倍,年均增長8.7%;占全省肉類總產量的比重由1985年的7.6%上升到2013年的13.3%。具體來看,2013年牛肉產量67.8萬噸,比1985年增長14.1倍,年均增長9.9%;占全省肉類總產量的比重由3.7%上升到8.9%;占全國牛肉產量的10.1%、居第三位。2013年羊肉產量33.7萬噸,比1985年增長6.7倍,年均增長7.1%;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3.89%上升到4.41%;占全國羊肉產量的8.3%、居第三位,是農區肉羊第一大省。
表11980-2013年山東牛羊肉產量
單位:萬頭(只)、萬噸、%
年份
牛存欄
牛出欄
牛肉
羊存欄
羊出欄
羊肉
產量
占全省肉類比重
占全國牛肉比重
產量
占全省肉類比重
占全國羊肉比重
1980
217.8
8.80
 
 
 
1041.30
377.50
 
 
 
1985
258
27.6
4.8
3.73
10.28
783.3
558.3
5
3.89
8.43
1990
511.80
110.10
17.65
7.96
14.05
1528.10
1416.40
15.69
7.08
14.69
1995
714.10
248.40
64.8
16.43
15.6
1866.10
2034.10
39.2
9.94
19.45
2000
1008.61
413.8
69.2
12.35
12.35
2784.73
3014.91
24.8
4.43
9.05
2001
1006.85
461.8
72.96
12.25
13.29
2357.24
2530.15
27.56
4.63
9.42
2002
1018.93
488.12
76.1
12.14
13.01
3039.45
3358.58
30.2
4.82
9.53
2003
1040.17
509.11
79.7
12.04
12.64
3133.67
3466.05
32.9
4.97
9.21
2004
997.76
530.6
79.6
11.43
11.78
3286.77
3641.44
35
5.02
8.77
2005
970.52
546.68
80.72
10.95
11.35
3260.21
3810.92
36.35
4.93
8.35
2006
818.24
560.64
81.08
10.63
14.06
2918.1
3840.30
36.63
4.8
10.07
2007
570.70
449.70
69.2
11.18
11.28
2342.30
3080.70
33
5.33
8.63
2008
522.50
458.20
70.67
10.7
11.52
2142.90
3098.80
33.21
5.03
8.73
2009
485.61
454.30
69.6
10.17
10.95
2096.94
3057.10
32.9
4.81
8.45
2010
483.67
449.35
68.70
9.75
10.52
2138.88
3005.11
32.70
4.64
8.2
2011
492.87
433.39
66.20
9.31
10.22
2150.90
2901.22
32.50
4.57
8.27
2012
499.27
437.29
66.96
8.76
10.11
2163.81
2915.73
33.10
4.33
8.25
2013
500.07
443.41
67.79
8.90
10.09
2158.05
2967.34
33.69
4.41
8.26
(二)區域集聚優勢更加明顯。1985年以來,我省肉牛肉羊發展的區域集聚度提高,優勢區域逐漸形成,基本形成了“一帶兩區”的肉牛肉羊產業發展格局。“一帶”,即沿黃肉牛肉羊優勢產業帶,涵蓋菏澤、濟寧、聊城、德州、濱州、東營、濟南、泰安和淄博9市。該產業帶的牛肉產量占全省牛肉70%以上;羊肉產量占全省近80%。“兩區”,即魯中南肉牛肉羊產業區和膠東半島肉牛肉羊產業區,其中魯中南肉牛肉羊產業區涵蓋萊蕪、臨沂、日照和棗莊4市,牛肉產量占全省的8.7%,羊肉產量占全省的13.8%;膠東半島肉牛肉羊產業區涵蓋青島、煙臺、威海和濰坊4市,牛肉產量占全省的20.3%,羊肉產量占全省的7.2%。肉牛肉羊生產集中在一些畜牧大縣,全省年出欄肉牛3萬頭以上的縣(市、區)有61個,肉牛存欄量、出欄量分別占到全省的79.9%和82.7%;全省年出欄肉羊15萬只以上的縣(市、區)有75個,肉羊存欄量、出欄量分別占全省的91.4%和93.1%。
表2 牛羊肉生產格局變化情況
單位:萬噸、%
項目
 
全省
沿黃9市
魯中南4市
膠東4市
1985年
牛羊肉產量
9.76
7.18
1.17
1.41
占全省比重
100
73.57
11.99
14.45
牛肉產量
4.78
3.44
0.29
1.05
占全省比重
100
71.97
6.07
21.96
羊肉產量
4.98
3.74
0.88
0.36
占全省比重
100
74.8
17.6
7.2
2011年
牛羊肉產量
93.84
73.74
11.11
8.99
占全省比重
100
78.58
11.84
9.58
牛肉產量
61.17
48.48
5.69
7
占全省比重
100
79.25
9.31
11.44
羊肉產量
32.67
25.26
5.42
1.99
占全省比重
100
77.32
16.59
6.09
2012年
牛羊肉產量
95.98
75.77
11.44
8.76
占全省比重
100
78.94
11.92
9.14
牛肉產量
62.2
49.49
5.94
6.77
占全省比重
100
79.57
9.55
10.88
羊肉產量
33.78
26.29
5.5
1.99
占全省比重
100
77.81
16.29
5.9
2013年
牛羊肉產量
101.59
75.6
11.06
14.92
占全省比重
100
74.42
10.89
14.69
牛肉產量
67.9
48.22
5.93
13.76
占全省比重
100
71.01
8.73
20.26
羊肉產量
33.69
26.62
4.65
2.43
占全省比重
100
79
13.8
7.2
 
(三)養殖生產方式加快轉變。我省肉牛肉羊養殖方式正在由傳統的農戶分散飼養方式向現代的規模飼養方式轉變,集約化、標準化水平明顯提升。全省肉牛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戶)達300多家,最大飼養規模達到2萬頭;肉羊飼養1000只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戶)達400多家,最大飼養規模達到2萬多只。全省已創建國家級肉牛標準化示范場30個、省級肉牛標準化示范場49個;國家級肉羊標準化示范場22個、省級肉羊標準化示范場42個。肉牛肉羊養殖方式的轉變和提升,全面提高了肉牛肉羊的生產能力。2013年肉牛、肉羊出欄率分別達到88.81%和137.15%,分別比2006年牛羊肉產量高峰期時提高31和19個百分點;2013年存欄牛羊的個體產肉量分別達到162.04千克和13.80千克,分別比 2006年增加6.38千克和3.85千克。
(四)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我省肉牛肉羊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牛羊屠宰加工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全省肉牛屠宰加工能力萬頭以上的龍頭企業40家,設計年總加工能力150多萬頭;肉羊屠宰加工能力萬只以上的龍頭企業20多家。屠宰加工龍頭企業的蓬勃發展,帶動提升了肉牛肉羊產業的綜合效益,促進了肉牛肉羊產業的發展。多種形式的產銷銜接和利益聯結機制也在不斷完善和形成,肉牛肉羊生產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培育了一大批專業合作社和養殖協會,“公司+合作組織+農戶”的組織化模式逐步推行,生產與市場銜接日益緊密,肉牛肉羊養殖合作社占畜牧類合作社總數的十分之一。
多年來,我省作為全國的牛羊肉生產大省,產業發展方面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基礎母畜數量減少。受養殖周期長、比較效益低等因素影響,農民養殖母牛母羊的積極性不高,從2004年開始,母牛母羊存欄呈下降趨勢,近一兩年雖有止跌回升的趨勢,但仍未改變母畜不足的局面,特別是母牛下降幅度更大,2013年能繁母牛與2006年最高峰時相比下降了11 %,母牛母羊存欄下降已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二是生產方式相對落后。肉牛肉羊產業飼養管理方式粗放,良種良法不配套,生長速度慢,出欄周期長,生產成本較高;肉牛肉羊以分散養殖為主體,規模化飼養程度低。全省年出欄100頭以上肉牛、年出欄500只以上肉羊的規模養殖場出欄量占總出欄量的比重僅為35.47%和6.58%,遠低于生豬和家禽。三是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強。盡管我省肉牛肉羊屠宰加工企業數量較多,規模較大的有60多家,設計屠宰加工能力也較大,但是目前真正能滿負荷運轉的企業為數不多,生產加工的產品缺乏競爭力,名牌產品更是屈指可數。企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夠完善,對肉牛肉羊養殖的帶動作用未能得充分發揮。四是支撐服務體系不健全。與豬禽產業相比,肉牛肉羊產業在良種繁育改良、飼料加工供應、疫病防控等方面的配套體系不完善,服務水平低,支撐能力弱。目前,我省承擔良種推廣功能的種公牛站僅有3家。五是進口牛羊肉沖擊明顯。2013年以前,我國牛羊肉對外貿易以順差為主,2013出現逆差,牛肉貿易逆差29萬噸,羊肉逆差25萬噸,分別占我國牛羊肉總產的5%左右。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推進,國外牛羊肉進入我國的步伐不斷加快,進口牛羊肉的數量將會有顯著增長,勢必會對我省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帶來沖擊和挑戰。
二、發展潛力分析
(一)市場需求潛力大。隨著我國人口數量增加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牛肉、羊肉的需求剛性增長,受目前生產能力所限,牛羊肉的供求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保障供應工作任務艱巨,肉牛肉羊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全國牛羊肉生產發展規劃(2013-2020年)》提出:爭取到2015年,冀魯豫三省牛肉產量達到240萬噸,到2020年,牛肉產量增加到280萬噸,占全國比重由29%提高到36%;2015年,冀魯豫三省羊肉產量達110萬噸;到2020年,羊肉產量達150萬噸,占全國比重由22%提高到29%。目前,山東在冀魯豫三省中,牛肉產量占35%,羊肉產量占37%,加快發展的任務比較重。
3 2020年全國牛羊肉消費需求預測表
       
單位:萬噸、公斤、%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2010-2015年均增長率
2010-2015年均增長率
牛肉消費總量
513
567
653
721
796
2.00
2.00
人均牛肉消費量
4.04
4.33
4.87
5.19
5.49
1.28
1.13
羊肉消費總量
265
352
403
450
502
2.23
2.21
人均羊肉消費量
2.09
2.69
3.01
3.23
3.46
1.42
1.39
(二)牛羊肉價格持續上漲。受消費量穩步增長和產量增長減緩共同影響,牛羊肉供求關系趨緊,局部地區出現牛羊肉供不應求,從2008年開始,全國牛羊肉價格上漲較快。其中,羊肉價格從2008年初的每公斤31元漲至2013年底的每公斤70元,上漲了126%;牛肉價格從2008年初的每公斤29元漲至2013年底的每公斤58元,上漲了100%。2014年2月份,我省牛肉價格一度達到每公斤59.64元、羊肉每公斤71.56元;4月份以后,受疫病、流通等因素影響,牛羊肉價格稍有回落。預計今后一段時期,隨著消費需求增長拉動和生產成本進一步上升,牛羊肉價格仍將保持上漲態勢。
(三)品種資源優勢突出我省現有15個牛羊地方品種,均是國家級品種,其中,魯西牛、渤海黑牛是生產高檔牛肉的優良品種,適應性強,耐粗飼,脂肪沉積均勻,肉質細嫩;小尾寒羊、洼地綿羊、魯北白山羊、濟寧青山羊等品種多數屬于高產多胎品種,常年發情配種、一胎多羔,是目前國內開展肉羊經濟雜交、生產肥羔的理想母本,競爭優勢明顯。小尾寒羊已被推廣到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為牧區禁牧和退牧還草發展舍飼養羊、提高全國肉羊飼養經濟效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飼草飼料資源豐富。我省有2400萬畝的天然草地,不僅是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牛羊生產的基本生產資料,全省天然草地鮮草總產量800萬噸,折合干草約240萬噸,載畜能力約192萬個羊單位。全省農作物秸稈產量達到7700萬噸,可飼用秸稈總量達到5500萬噸,目前用于牛羊飼用的秸稈大約2000萬噸,占秸稈總量的40%,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抓規模、提效益、促生產、提能力”的發展思路,以吃得好、吃得安全為導向,以轉變生產方式為主線,以強化政策扶持為引導,穩定增加基礎母畜,著力完善良種繁育推廣和疫病防控體系,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大優勢產業區域和特色品牌培育力度,提高我省肉牛肉羊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和養殖效益,實現由牛羊生產大省向強省的加快轉變。
(二)基本原則
1.突出優勢,重點推進。綜合考慮資源稟賦、環境承載能力、消費市場等因素,進一步優化調整肉牛肉羊生產布局。加強牛羊肉重點區域生產能力建設,鞏固提升沿黃肉牛肉羊產業帶,加快發展魯中南和膠東半島肉牛肉羊產業區,增強牛羊肉產品市場供給能力。
2.市場主導,政策扶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進入牛羊產業,提升產業自我發展能力。加強政策扶持和市場調控,抓好行業管理和服務,推動牛羊產業健康發展。
3.轉變方式,提升能力。轉變肉牛肉羊生產方式,大力發展適度規模養殖,提高規模化、標準化水平。培育壯大一批帶動能力強的養殖加工龍頭企業,支持發展牛羊養殖專業合作組織,構建合理的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提高牛羊生產的組織化、產業化程度。
4.依靠科技,強化支撐。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堅持良種良法配套,重點提高多胎羊良種和優質母牛繁育供應能力,,增強良種培育能力,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加快完善良種繁育體系、飼草料供應保障體系、生產技術服務體系、疫病防控體系和防災減災體系,不斷增強牛羊肉綜合生產能力。
5.強化監管,保障質量。將質量安全貫穿產業發展的全過程,規范飼養技術,嚴格投入品和屠宰加工監管;建立健全檢測機構和人員隊伍,強化檢測能力建設,穩步提高牛羊肉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三)發展目標
1.近期目標(2014-2016年):肉牛肉羊產業穩定發展,牛羊肉產量持續增長,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逐步提高,基礎母畜存欄逐步恢復和發展,產業支撐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品種資源和牧草、秸稈等飼草飼料資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良多胎種羊輸出基地,初步建成我國優質牛肉、優質羊肉生產供應的重要基地。
具體指標:到2016年,牛羊肉總產量達到132萬噸,比2013年增加30.4萬噸,年均增長9.1%。其中,牛肉產量達到80萬噸,年遞增5.6%,牛肉優質率達到50%以上;羊肉產量達到52萬噸,年遞增15.6%,羊肉優質率達到40%以上。肉牛、肉羊規模養殖比例分別達到45%和34%,秸稈飼料化利用率提高5個百分點。
2.中長期目標(2017-2020年):牛羊產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明顯提升,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產業結構和布局更加合理,區域優勢更加突出;建成涵蓋良種繁育、標準化飼養、疫病防控、質量安全監管、加工營銷等環節的現代肉牛肉羊產業體系,實現由牛羊生產大省向強省的轉變,在農區率先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高水平優質牛羊肉生產供應基地。
具體指標:到2020年,牛羊肉總產量達到155萬噸,比2016年增加23萬噸,年均增長5.5%。其中,牛肉產量達到95萬噸,年遞增4.9%,牛肉優質率達到60%以上;羊肉產量達到60萬噸,年遞增8.6%,羊肉優質率達到55%以上。肉牛、肉羊規模養殖比例分別達到50%和42%,秸稈飼料利用率提高5個百分點。
表4全省肉牛肉羊生產發展目標
產量目標
2013
2016
2020
牛肉產量(萬噸)
67.90
80
95
羊肉產量(萬噸)
33.69
52
60
牛羊肉總產量(萬噸)
101.59
132
155
生產水平目標
 
 
 
肉牛規模養殖比例(%)
41.18
45
50
肉羊規模養殖比例(%)
28.53
34
42
四、區域布局
綜合考慮各地飼草料資源稟賦、生產基礎、屠宰加工和區位優勢等條件,按照“一帶、兩區”進行布局,即鞏固發展沿黃肉牛肉羊優勢產業帶,加快發展魯中南和膠東半島肉牛肉羊產業區。
(一)沿黃肉牛肉羊優勢產業帶。
肉牛產業方面,該區域是我省優良地方肉牛品種魯西黃牛、渤海黑牛的主產區。主要制約因素是,缺少專用肉牛品種,優質牛肉和高端牛肉生產尚處于發展起步階段,無法滿足高檔市場需求。該區域主要任務是扭轉能繁母牛存欄下滑趨勢,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的現代肉牛養殖,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高肉牛品質和養殖效益;加快發展肉牛屠宰加工業,著力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打造知名品牌。爭取到2016年,牛肉產量達到64萬噸,規模養殖比例達到50%;到2020年,牛肉產量達到76萬噸,規模養殖比例達到55%。
表52006-2013年沿黃9市肉牛生產情況
單位:萬頭、萬噸、%
年份
存欄
出欄
牛肉產量
規模比例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沿黃 9市
全省 水平
2006
543.05
71.08
366.09
74.98
51.7
72.75
 
2007
411.38
71.25
325.07
74.83
47.37
74.76
 
 
2008
463.29
74
359.11
79
49.26
78.55
24.25
23.17
2009
486.47
75.36
373.51
79.66
50.98
79.32
32.57
27.65
2010
488.67
75.72
375.09
79
50.17
78.88
36.06
31.08
2011
493.52
75.98
352.33
78.5
48.48
79.25
41.71
35.41
2012
506.36
77.36
366.83
79.02
49.49
79.57
44.26
38.01
2013
422.66
84.52
351.76
79.33
48.24
71.04
46.69
41.18
肉羊產業方面,該區域主體品種有大尾寒羊、小尾寒羊、洼地綿羊、魯北白山羊、濟寧青山羊等,均具有多胎高產、適應性好等優異種質特性。該區域的特點是飼養方式以舍飼為主、放牧為輔,羊存欄量與出欄量較大,地方羊品種資源多,飼草料資源豐富,羊肉加工基礎好。主要制約因素是,母羊數量下降快,地方品種資源選育程度低,規模養殖發展滯后,加工企業規模偏小。該區域主要任務是:加強小尾寒羊等多胎高產品種的持續選育,進一步增強其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逐步建成中國最大的良種羊供應基地;充分利用小尾寒羊、洼地綿羊、魯北白山羊等多胎高產品種的優勢,推行純繁自育和雜交育肥兩種生產模式,推行適度規模舍飼養殖,推廣母羊高效繁殖、全混日糧飼喂、羔羊育肥等技術,大力開展商品羊雜交配套生產;提高農作物秸稈利用率,降低飼養成本;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提高生產能力,滿足山東周邊大中城市消費需求。到2016年,羊肉產量達到40噸,規模養殖比例達到38%;到2020年,羊肉產量達46.4萬噸,規模養殖比例達到45%。
62006-2013年沿黃9市肉羊生產情況
單位:萬頭、萬噸、%
年份
存欄
出欄
羊肉產量
規模比例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全省水平
2006
1985.11
73.03
2812.58
74.98
26.66
73.42
 
 
2007
1731.64
74.98
2313.02
75.84
22.11
75.15
 
 
2008
1772.14
75.57
2555.25
77.28
23.52
75.58
21.96
19.42
2009
1822.97
75.78
2706.98
78.03
24.43
77.07
20.48
18.59
2010
1881.25
75.83
2749.66
77.86
25.4
77.75
23.44
20.91
2011
1888.16
74.90
2740.08
77.41
25.26
77.32
24.56
22.21
2012
1943.75
75.52
2846.72
77.37
26.29
77.81
26.07
23.82
2013
1935.59
75.56
2866.30
77.31
26.62
79.00
31.07
28.53
(二)魯中南肉牛肉羊產業區
肉牛產業方面,該區域是我省優良地方肉牛品種——蒙山牛主產區。主要制約因素是,環境承載能力弱,消費市場潛力挖掘不夠,適度規模養殖水平低。該區域主要任務是大力發展集約化養殖,全面推廣秸稈青貯、專業化育肥等技術,穩定提高生產能力。肉牛生產以滿足當地居民消費需求為主,適當兼顧周邊大城市消費。到2016年,牛肉產量達到7.2萬噸,規模養殖比例達到40%;到2020年,牛肉產量達8.5萬噸,規模養殖比例達到45%。
表72006-2013年魯中南4市肉牛生產情況
單位:萬頭、萬噸、%
年份
存欄
出欄
牛肉產量
規模比例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全省水平
2006
58.27
7.63
39.77
7.91
5.36
7.54
 
 
2007
42.76
7.41
37.98
8.74
5.39
8.50
 
 
2008
53.03
8.44
42.33
9
5.66
9.03
29.44
23.17
2009
53.08
8.22
44.38
9.46
5.81
9.04
30.18
27.65
2010
52.89
8.19
45.03
9.48
5.66
8.90
33.57
31.08
2011
54.9
8.45
45.22
10.08
5.69
9.30
31.34
35.41
2012
53.91
8.24
45.94
9.9
5.94
9.55
33.27
38.01
2013
39.01
7.80
45.32
10.22
5.93
8.73
36.21
41.18
肉羊產業方面,該區域主體品種是沂蒙黑山羊和萊蕪黑山羊,以及魯中山地綿羊、泗水裘皮羊等。該區域的特點是飼養方式多為放牧與舍飼相結合,特色羊肉加工產品較多。主要制約因素是,養羊基礎設施差,林牧矛盾較為突出。該區域的主要任務是:依托沂蒙黑山羊和萊蕪黑山羊,大力推廣半放牧半舍飼規模飼養技術,大幅度提高肉羊出欄率,積極發展肉羊生產;加強地方名優品種保護,創建特色和綠色知名品牌,在滿足當地居民羊肉消費需求的基礎上,積極開拓區域外市場。到2016年,羊肉產量達到8.5萬噸,規模養殖比例達到26%;到2020年,羊肉產量達到9.6萬噸,規模養殖比例達到40%。
表82006-2013年魯中南4市肉羊生產情況
單位:萬頭、萬噸、%
年份
存欄
出欄
羊肉產量
規模比例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比全省水平
2006
478.21
17.59
627.62
16.73
5.86
16.14
 
 
2007
382.41
16.56
513
16.82
4.78
16.25
 
 
2008
400.62
17.08
543.36
16.43
5.15
16.55
10.87
19.42
2009
417.8
17.37
576.54
16.52
5.28
16.66
12.75
18.59
2010
434.67
17.52
594.21
16.83
5.29
16.19
10.76
20.91
2011
469.13
18.61
616.01
17.4
5.42
16.59
12.28
22.21
2012
464.84
18.06
631.30
17.23
5.50
16.29
15.39
23.82
2013
463.92
18.11
642.89
17.34
4.65
13.80
16.04
28.53
(三)膠東半島肉牛肉羊產業區
肉牛產業方面,該區域是我省利用引進肉牛品種開展肉牛改良的主要地區。主要制約因素是,品種改良方向以肉用為主,乳肉兼用牛改良雖有一定基礎,但牛肉產品質量和檔次不高,乳肉兼用牛乳的開發利用比較緩慢。主要任務是發展乳肉兼用牛,推廣規模化標準化育肥技術,在積極提高育肥效率的基礎上,努力提高產奶效率;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在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和加工工藝、產品質量和檔次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完整的乳肉兼用牛乳生產和加工體系。到2016年,牛肉產量達8.8萬噸,規模養殖比例達到31%;到2020年,牛肉產量達10.5萬噸,規模養殖比例達到40%。
表92006-2013年膠東4市肉牛生產情況
單位:萬頭、萬噸、%
年份
存欄
出欄
牛肉產量
規模比例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全省水平
2006
162.64
21.29
96.77
19.25
14.01
19.71
 
 
2007
123.26
21.35
71.38
16.43
10.6
16.73
 
 
2008
111.74
17.79
52.47
12
7.79
12.42
8.74
23.17
2009
105.97
16.42
51
10.88
7.48
11.64
11.74
27.65
2010
103.84
16.09
54.64
11.50
7.77
12.22
14.73
31.08
2011
101.11
15.57
51.28
11.43
7
11.44
17.38
35.41
2012
94.31
14.4
51.46
11.08
6.77
10.88
19.35
38.01
2013
38.41
7.68
46.34
10.45
13.77
20.26
23.71
41.18
另外,在全省奶牛生產大縣,鼓勵利用淘汰母牛和奶牛公犢,增加奶牛肉產量,滿足大眾市場需求。主要任務是依托奶牛場或育肥場,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飼養;利用公犢大力發展“小牛”肉。
表10各區域肉牛生產發展目標
單位:萬噸、%
牛肉產量(萬噸)
2013
2016
2020
2013-2020年均增長率(%)
全省
67.90
80
95
4.91
沿黃9市
48.24
64
76
7.49
魯中南4市
5.93
7.2
8.5
5.28
膠東4市
13.77
8.8
10.5
 
規模養殖水平(%)
 
 
 
2013-2020年均提高百分點
全省
41.18
45
50
1.26
沿黃9市
46.69
50
55
1.19
魯中南4市
36.21
40
45
1.26
膠東4市
23.71
31
40
2.32
肉羊產業方面,該區域主體品種是嶗山奶山羊、文登奶山羊和牙山黑絨山羊等,其中兩個奶山羊品種乳肉兼用性能突出。主要特點是奶山羊存欄量大,羊肉消費價格高,飼草料資源較為豐富。主要任務是:充分發揮嶗山奶山羊和文登奶山羊兩大優良品種的乳肉兼用特點,在發展優質奶源基地和種羊基地的同時,推廣奶山羊公羔集中育肥和異地育肥技術,大力發展優質肥羔生產,提高肉羊生產效率,確保區域內羊肉基本自給。到2016年,羊肉產量達到3.5萬噸,規模養殖比例達到33%;到2020年,羊肉產量達到4萬噸,規模養殖比例達到42 %。
表112006-2013年膠東4市肉羊生產情況
單位:萬頭、萬噸、%
年份
存欄
出欄
羊肉產量
規模比例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占全省比重
數量
比全省水平
2006
254.78
9.37
310.75
8.28
3.79
10.44
 
 
2007
195.44
8.46
223.7
7.34
2.53
8.6
 
 
2008
172.37
7.35
207.84
6.29
2.45
7.87
10.53
19.42
2009
164.71
6.85
185.73
5.35
1.99
6.28
10.31
18.59
2010
164.99
6.65
187.79
5.32
1.98
6.06
14.52
20.91
2011
163.57
6.49
183.56
5.19
1.99
6.09
16.91
22.21
2012
165.23
6.42
184.5
5.04
1.99
5.9
16.27
23.82
2013
162.15
6.33
198.35
5.35
2.43
7.20
25.85
28.53
 
 
 
 
 
表12各區域肉羊生產發展目標
單位:萬噸、%
羊肉產量(萬噸)
2013
2016
2020
2013-2020年均增長率(%)
全省
33.69
52
60
8.59
沿黃9市
22.62
40
46.4
10.81
魯中南4市
4.65
8.5
9.6
10.92
膠東4市
2.43
3.5
4
7.38
規模養殖水平(%)
 
 
 
2013-2020年均提高百分點
全省
28.53
34
42
1.80
沿黃9市
31.07
38
45
1.99
魯中南4市
16.04
26
40
3.42
膠東4市
25.85
33
42
2.31
 
五、產業發展模式
(一)自繁自育經營模式。規模飼養場或專業戶,通過飼養母畜,進行經濟雜交或純繁,繁育犢牛、羔羊,生產育肥肉牛肉羊,形成育肥肉牛、肉羊的規模化生產。
(二)異地育肥經營模式。利用我省飼草飼料資源豐富和氣候優勢,從北方牧區收購架子牛、羊進行強度育肥。或者是規模飼養場、肥大戶在當地通過收購架子牛和羔羊開展集中育肥,出欄后再由屠宰加工廠統一收購、屠宰和加工銷售。
(三)一體化經營模式。龍頭企業為基地農戶提供母牛母羊,并負責配種服務,按約定價格收購農戶繁殖小牛或羔羊,開展集中育肥加工,保證農戶穩定收益。
(四)合作化經營模式。加工企業、母牛母羊養殖大戶、有關育肥場戶、技術服務單位等生產經營主體,發起成立肉牛肉羊養殖合作社或協會,統籌開展生產資料和母牛母羊購銷、技術服務,加工企業收購社員供應的肉牛肉羊,并給合作社或協會一定的組織服務費用。
(五)合同化經營模式。加工企業在原有“買斷經營”的基礎上,把部分肉牛肉羊經紀人納入企業,參照肉雞、奶牛等畜禽產業的組織方式,與農戶和育肥場簽訂購銷合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原料基地。
六、重點任務
(一)增加基礎母畜飼養量。加強地方品種資源的保護與利用,鼓勵發展母畜飼養場、專業戶及農民專業合作社,逐步增加基礎母畜存欄量,著力保障基礎母畜生產能力。推廣科學飼喂、犢牛羔羊早期斷奶、提前配種等技術,縮短產犢間隔,提高母畜利用效率。優化母畜畜群結構,及時淘汰低產母畜、老齡母畜。優先扶持采取自繁自育模式、飼養基礎母畜達到一定規模的飼養(場)戶或養殖企業。
(二)加強良種繁育與推廣。立足各優勢區域的主導品種和資源特點,堅持常規育種與現代生物技術相結合,以提高個體生產性能和產品質量為主攻方向,加強純種繁育和雜交改良,培育一批生長速度快、產肉(育肥)性能高的肉牛肉羊新品種,增強自主育種水平。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作用,加強地方資源優良基因挖掘、先進育種技術等技術研發,改善科研條件,提高科技支撐能力。加大良種擴繁力度,篩選推廣相對穩定優良的雜交組合,優化畜群結構。在肉牛上,主要是抓好魯西黃牛、渤海黑牛原種場建設,對蒙山牛進行搶救性保護;加強省級種公牛站、縣鄉(或區域性)配種站(點)建設;建立健全肉牛繁育改良服務體系。在肉羊上,對大尾寒羊、泗水裘皮羊進行搶救性保護,其它品種按梯次新建和擴建一批地方品種省級原種場、二級擴繁繁育場和專門化肉羊良種繁育場,建設一批肉羊人工授精站(點)。
(三)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綜合考慮資源稟賦、環境承載能力等因素,科學規劃規模養殖結構和布局,因地制宜發展適度規模養殖,加快轉變生產方式,提升產品質量和產業素質,形成優勢產業突出,區域整體推進的發展格局。以標準化示范創建為抓手,圍繞營養、飼料、畜舍設計、養殖設施設備、模式化飼養管理等重點環節,加快建立適應不同區域特點的肉牛、肉羊標準化技術生產體系和技術規程。通過政策扶持,支持規模養殖場、專業合作社、養殖大戶等改善設施設備條件,提高設施化和集約化發展水平,優先支持采取自繁自養模式、能繁母畜存欄達到一定標準的規模養殖場建設。在肉牛上,利用省內資源,大力推行農戶規模化母牛繁育,按市場需求開展不同形式的集中育肥,發展標準化生產;利用省外資源,積極發展農牧結合的階段飼養、異地育肥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在肉羊上,在大力規范異地育肥的基礎上,重點發展自繁自育的規模化飼養,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
(四)加強牛羊疫病防控。堅持生產發展和防疫保護并重,加強舍飼肉牛肉羊重大疫病和重點人畜共患病的免疫檢測,加大疫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力度,建立有效的肉牛肉羊傳染病免疫程序。開展免疫抵制與免疫失敗控制技術研究,加快傳染性胸膜肺炎多價苗和有效治療藥物研制。依據《動物防疫法》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動物引進、輸出檢疫檢驗制度和隔離觀察制度。根據各地養殖規模,規劃建設規模適當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所,對轄區內病死牛羊統一進行集中處理,并對無害化處理進行補助,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加快推進膠東半島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構筑動物防疫屏障。強化質量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加強對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使用監管,規范從業主體的生產運營行為,切實保障牛羊肉質量安全。對出現違規使用投入品、病死畜禽未無害化處理、糞污任意排放污染等問題的,一經查實,立即處理。
(五)積極促進產業化經營。做大做強一批肉牛肉羊加工企業,改善屠宰加工、品質檢驗設施裝備條件,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開發特色牛羊肉產品,延長產業鏈條,加強品牌建設,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牛羊屠宰加工行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引導肉牛肉羊屠宰加工企業建立穩定生產基地,通過訂單收購、返還利潤、參股入股等多種形式,與養殖場戶或專業合作組織結成穩定的購銷關系。鼓勵支持農民合作社、行業協會等農民合作組織發展,提高肉牛肉羊養殖組織化程度。建立集活畜交易、資料供應、信息發布、產品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拍賣交易平臺,完善加工配送、冷藏冷凍、冷鏈運輸、質量可追溯物聯網等設施配套,大力推進產銷銜接,降低流通成本。
七、資金測算
堅持政府引導與社會多元化投入相結合,多渠道籌集資金,逐步構建政府投資為引導、企業和農民投資為主體的多元投入機制,確保規劃實施取得明顯成效。納入本規劃資金測算范圍的項目僅包括基礎母畜擴群補貼、良種場建設、肉牛肉羊良種補貼、肉牛肉羊規模養殖場、秸稈養畜示范基地、支撐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整合中央和省級現有項目資金渠道,兼顧部分可能新增投資,初步測算規劃期需要安排投資14億元(不含社會投資),年度投資規模視實施情況和資金可能安排。社會投資由企業、農民等自主決策,未納入本規劃資金測算范疇。
(一)基礎母畜擴群補貼。重點支持達到一定規模的自繁自育養殖場(戶)和大型養殖企業,對新增母畜進行補助。
(二)良種繁育改良體系建設。重點對省內省級以上肉牛、肉羊保種場進行扶持,完善設施設備,提高保種能力;扶持達到一定規模的擴繁場進行基礎設施改造。加快推進良種推廣步伐,實施肉用能繁母牛凍精補貼和優良種公羊更新補貼,提高良種覆蓋率。
(三)規模化養殖場建設。重點支持年出欄100頭以上的肉牛飼養場和300只以上的肉羊養殖場,加強水、電、路、糞污處理、防疫等配套設施及飼草飼料基地建設,采用先建后補、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進行扶持。
(四)秸稈養畜示范基地建設。圍繞秸稈飼料化和牛羊過腹轉化,推進農牧結合,優先支持肉牛存欄500頭以上或肉羊存欄2000只以上的標準化規模養殖企業,建設青貯池、草料庫等倉儲設施,購置秸稈收獲、加工機械及秸稈處理物資等。
(五)支撐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支持肉牛肉羊工程技術中心、數字化登記備案管理系統、可追溯物聯網、交易平臺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肉牛肉羊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撐服務。
八、效益分析與環境影響評價
(一)社會效益。規劃實施后,將顯著提高牛羊肉生產能力,增加市場供應,豐富“菜籃子”產品,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有利于改善城鄉居民膳食結構,提升國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和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得到加強,高效繁殖技術和飼養管理技術得到推廣,有利于促進牛羊生產由傳統粗放式向標準化規模養殖發展,為發展現代畜牧業奠定堅實基礎。
(二)經濟效益。通過規劃實施,推行標準化規模養殖,推廣良種良法,增加肉牛、肉羊的胴體重水平,提高牛羊肉產量和質量,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規劃期內,牛羊肉產量年均增長5%,年均可增加產值近50億元。此外,通過規劃實施,規模化養殖場、屠宰加工廠等建設將加快,有利于進一步增加就業崗位和擴大就業渠道,促進農村勞力就地轉移,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有利于帶動建筑業、設備生產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帶來良好的間接經濟效益。
(三)生態效益。通過規劃實施,能夠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的飼料化利用,通過“過腹還田”,不僅可以減少農作物秸稈焚燒及廢棄帶來的環境污染,而且可以推動糞污還田,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有效改善土壤質量。同時,隨著規模化養殖比重不斷提升,農戶散養比例逐步下降,有利于牛羊糞污的集中處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養殖污染。
(四)環境影響評價
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對生態環境有一定影響,通過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可以降低影響程度。
1.規模養殖糞污的局部富集將造成環境壓力。大力鼓勵牛羊的規模化養殖,尤其是隨著牛羊產業的持續發展,可能出現局部地區牛羊養殖的大幅增長,造成區域內養殖糞污的局部富集,使生態環境的局部壓力加大。應充分考慮各地環境狀況及當地土地消納能力,注重不斷優化牛羊養殖的區域布局,提倡種養平衡模式,不在環境敏感區發展規模化養殖場,新建、改擴建規模養殖場項目應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落實環境保護“三同時”要求。此外,通過大力推廣清潔養殖模式,加強糞污無害化處理,促進養殖糞污的就近、就地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實現牛羊養殖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2.病害畜只處理不當將危害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牛羊的養殖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病害或死淘畜只,作為細菌、病毒的重要攜帶者,若控制不利,病原體會通過水、空氣、直接接觸等途徑感染畜群甚至人體。應加強牛羊重大動物疫病和重點人畜共患病的防治,進一步完善病害畜只的撲殺和無害化處理機制,保障畜群和人體的健康和安全。
九、保障措施
(一)加大扶持引導力度。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爭取國家肉牛肉羊產業發展扶持項目,落實好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基礎母牛擴群補貼、秸稈養畜等政策項目,在資金安排上優先向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和大型養殖企業傾斜。整合現有項目資金,研究創設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相關扶持政策,為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創造寬松環境。二是創新金融支持方式。穩步推進與民生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信貸機構的合作,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推薦發展基礎好、帶動能力強、經濟效益好、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貸款項目,加強對肉牛肉羊產業的信貸支持。加快與相關金融部門溝通,制定出臺金融合作支持畜牧業發展的意見,重點加強肉牛肉羊良種繁育場、標準化規模養殖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的支持力度,開發覆蓋產業各環節的形式多樣的信貸產品,拓寬生產經營主體的融資能力。三是健全信貸擔保機制。鼓勵龍頭企業成立商業性擔保公司,探索推廣活體畜禽抵押模式,解決肉牛肉羊產業發展過程中農戶資金籌措難的問題。加快肉牛肉羊政策性保險試點工作,增強農戶抵御市場風險、疫病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
(二)加強典型示范帶動。一是深化示范創建活動。以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為抓手,積極推動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重點支持畜舍改擴建、青貯池建設、全混日糧加工設備、糞污無害化處理和綜合開發利用設施等內容,打造一批肉牛肉羊良種繁育、母畜養殖、規模化育肥等亮點企業。二是搞好典型示范引導。堅持“典型引路—輻射帶動—區域提升”的原則,鼓勵加工龍頭企業組建行業協會和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提高養殖水平。三是加快培植優勢區域。結合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選擇部分肉牛、肉羊生產大縣或專業鎮進行重點扶持,率先在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生產組織模式創新、支撐服務體系構建、質量安全控制措施、產業化經營格局打造等方面積累經驗,培植肉牛肉羊產業發展高地,帶動整體水平提升。
(三)強化科技研發推廣。一是加快關鍵技術研發。依托產業技術體系、科研院所、技術推廣機構等單位,建立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工程技術中心,在場區建設、良種繁育、飼料供應、疫病防控、質量安全、信息預警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解決關鍵技術難題。二是組裝推廣適用技術。加快肉牛肉羊現代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加強優良品種推廣,加快推進肉牛肉羊養殖的規模化、集約化和標準化進程,嚴格控制養殖環節的獸藥殘留和違禁添加劑使用,扎實推進疫病防治體系建設,全面實現良種良法配套,提高牛羊生產水平。三是搞好從業人員培訓。加強對基層系統工作人員的培訓,建立技術人員包片、包場、包戶責任制,開展巡回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逐步提高從業者的綜合素質。
(四)健全支撐服務體系。一是積極完善良繁體系。制定出臺全省肉牛肉羊遺傳改良計劃,重點支持魯西黃牛、渤海黑牛、大尾寒羊、魯北白山羊等優質品種的保種場建設,加快法律法規、性能測定、質量檢測、良種繁育、配種服務等體系構建,為現代肉牛肉羊產業發展提供種源保障。二是不斷加強產業預警。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信息網絡,推動與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和交易市場的資源共享,加強肉牛肉羊產業生產、銷售、需求和價格監測預警,指導經營者合理安排生產。三是探索推進裝備工程。支持建立畜牧業裝備產業研究中心,加快肉牛肉羊養殖機械產品研發。支持養殖場與畜牧業機械制造企業開展養殖場區規劃、相關設備配套、生產工藝設計等方面服務合作,全面提升養殖場的軟硬件設備水平。
(五)推進品牌培育行動。一是完善生產組織方式。采取政策扶持、企業投入、農戶籌資等方式,鼓勵龍頭加工企業領辦一批管理科學、操作規范的肉牛肉羊專業合作社,積極開展良種繁育、飼料供應、質量控制等服務,引導企業建立穩定的原料供應基地,二是加快高端品牌培育。鼓勵企業建立種畜—飼料—飼養—屠宰加工—冷貯—運銷為一體的完整的產業鏈條,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流通方式,培育一批高端加工龍頭企業。支持建立政府扶持與企業承擔相結合的肉牛肉羊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探索推進牛羊肉分級標準,實行優質優價,加快“三品”認證,不斷擴大市場份額。三是建立產銷協調機制。選擇部分試點市、縣開展肉牛肉羊產銷銜接活動,成立區域性行業協會,與養殖合作社和養殖場戶、加工企業、消費單位,分別簽訂協議,明確區域范圍內生產、加工和消費數量,不斷提高合同產銷比重。
(六)狠抓規劃推進落實。一是明確部門職責分工。發改、財政部門要加大基建資金和財政資金對肉牛肉羊產業的對上爭取和支持力度,做好項目實施和資金監督管理工作。畜牧獸醫部門負責指導牛羊良種繁育、品種改良、飼草料生產和疫病防控等工作,加強生產監測體系建設,密切關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其他相關部門也要根據各自職能范圍加大對肉牛肉羊產業科技研發、金融保險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二是落實地方政府責任。落實“菜藍子”產品生產市長負責制的要求,主產區地方政府要視本地情況制定肉牛肉羊發展規劃,統籌考慮資源、環境、疫病防控等因素,優化牛羊生產布局,明確重點任務和目標。三是抓好市場調控監管。加強牛羊肉供求、價格、銷售量等市場信息監測,引導各地和企業搞好產銷銜接。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付款方式 | 免責申明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豫ICP備1802024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密云县| 鸡西市| 玉溪市| 开原市| 石景山区| 建昌县| 清远市| 辽源市| 德化县| 广昌县| 嘉禾县| 灌阳县| 曲靖市| 缙云县| 嵊泗县| 寿光市| 年辖:市辖区| 麻江县| 姚安县| 巴林右旗| 富平县| 丰镇市| 富平县| 东台市| 田林县| 北碚区| 长乐市| 河池市| 阳谷县| 两当县| 海晏县| 林口县| 连南| 民丰县| 玛沁县| 刚察县| 丹阳市| 乌什县| 慈利县|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