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業的發展趨勢是規模化、集團化,種豬行業也會越來越集中。
1980年美國大型育種公司的市場份額只有25-30%,小規模育種者占到了70-75%;而現在小規模育種者的份額只有不到10%,在大規模育種公司中前三家又占據了75%。當然也有一些中小規模的種豬企業,堅持多年育種,取得不錯的成績。
當養豬業要走上規模產業化道路的時候,我想很多人心理緊張了一下。因為規模化的興起,注定是小散養殖戶的沒落。尤其是當今拆遷、限養比較普遍的階段,每個養戶的心都是十分忐忑的。其實大家完全不必發愁,只要你具備專業養豬人的技能與智慧。如果你仔細看過兩會期間領導的講話,你對現在養豬業變化的看法就會比較理性了。
李克強總理曾經說過要在穩定家庭經營的基礎上,支持種養大戶、家庭農牧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推進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也就說規模化發展不是生豬養殖業今后唯一的養殖模式。況且政策的制定是依據市場發展程度而言的,目前市場的實際狀況比較適合多元化、適度化的發展模式。不過前提是你的養殖步伐能夠跟得上并且能夠適應市場和行業的變化。
中國現在的養豬環境就像美國的幾十年前,而中國將來的養豬環境很可能會發展成美國現在的狀態。從美國發展模式來看,中國的養豬業的發展趨勢將是規模化、集團化,種豬行業也會越來越集中。
歐美的故事能否重復?據2014年的調查,歐美國家6-8家知名種豬育種企業市場份額高達70%左右,小于2.5萬頭母豬的商品場不生產種豬,走的正是專業化、集團化、國際化的種豬養殖道路。而中國目前1000頭母豬就追求種豬自我配置,這是一種有利的探索還是注定的失敗?很值得大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