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3月份生豬存欄量同比下降10.7%,能繁母豬存欄量預計為4040萬頭,同比下降15.3%,母豬存欄連續19個月持續下降,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均創歷史最低水平。
眾所周知,豬肉一直以來都是百姓餐桌上重要的動物性食品,以豬肉為原料的食品更是多達上百種,毫不夸張地說,若少了豬肉,百姓的營養來源就無法得到保證。生豬特別是能繁母豬存欄數量的不斷下降導致豬肉來源日益弱化,而一旦其得不到有效遏制,仔豬市場也會不可避免地成為“無木之本、無水之源”,后果將不言而喻。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面對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不斷下降的嚴峻現實,筆者認為需要站在全國一盤棋的戰略高度,突出實施國家保障戰略,化解養豬業風險,有效助推養豬業科學平穩發展。
一方面,以養豬業為重點,制定國家助推養殖業平穩有序發展的戰略規劃,加大國家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全面實施“提質擴戶”工程,對養殖戶按照規模大小和出欄數量給予動態化的量化政策扶持。同時,根據全國物價上漲的總體水平,像實施糧食收購最低保護價一樣,單獨擬定生豬銷售指導價格,防止生豬價格的大起大落,從源頭確保生豬養殖戶的利益不受損。
另一方面,實施生豬屠宰一體化、公益式管理新模式,從制度保障、機構監管、人員責任等方面推行量化考評機制,依法強化失職責任追究,以村、鄉鎮、縣區為依托統一實施定點公益化屠宰與檢驗檢疫,鏟除滋生亂收費、不作為、亂作為的傷農“土壤”,消除養豬戶的后顧之憂。
此外,以金融扶持為重點,國家在指定政策性銀行具體幫扶養豬戶的基礎上,要固化以國有銀行為重點的金融服務支持體系,在全面運用財政貼息、低利率信貸扶持的政策上,對銀行幫扶產生社會效益的單獨給予獎勵,推行資金使用“養殖戶、銀行、政府”三方共同監督,對全部投入自有資金和信貸資金后仍有資金缺口的,由國家統一建立的養殖發展專項基金給予解決,破解養豬戶的資金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