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治污是“大拇指”,在農村顯得尤其明顯。面廣量大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常常“抓一漏萬”,而且,畜禽糞便的排放,農業廢棄物的處置,農藥化肥的使用……不僅牽扯到廣大農民的生產習慣,也關系到他們增收致富的目標。攻堅農村面源污染,需要的是轉變農業的發展方式,既要不欠生態新賬,還得逐步還舊賬,難題怎么解決?
今天,在本報與省農業廳聯合舉辦的浙江省農業水環境治理暨現代生態循環農業創新大賽上,各地農業生產主體各顯神通,創新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為浙江探索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治理農業水環境,作出了有益嘗試。養殖污染源頭治理隨著“五水共治”深入推進,我省依法重新劃定畜禽養殖禁養、限養區。截至去年底,全省關停或搬遷畜禽養殖場戶6.96萬個,調減生豬存欄490.2萬頭,整治提升年存欄50頭以上養殖場戶3.33萬個。關停調減只是第一步,整治后的畜禽養殖場,廢棄物如何處置、標準怎樣提升?“用狐尾藻!”嘉興市五豐牧業有限公司的蔡麗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據蔡麗陽介紹,在“五豐牧業”,因養殖產生的豬糞尿經過固液分離池、沼氣池、生物基質池和種滿狐尾藻的5級濕地進行凈化,利用狐尾藻對COD、氨氮和磷的高吸附特性,對生豬養殖產生的污水進行凈化,“最后排出的水,COD可降至100左右”。一家年存欄4500頭生豬的養殖場就用這樣的方式完成了科技凈化過程,不僅污染零排放,而且每天可生產兩三噸狐尾藻,作為生豬的飼料。治理污水對“五豐牧業”來說已經不再是純投入,而是全新的創收渠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一直是各地“久攻不下”的難題。桐鄉市恒生動物生物處理廠則為大家打開了新的視角。“恒生”把死亡的動物收集起來,通過高溫高壓熟化滅菌后,作為基質養殖蠅蛆,再利用蠅蛆分解、消納、轉化,最后收獲活性蠅蛆成為優質蛋白質飼料,而剩余的殘渣處理后成為有機肥料還田利用。“處理1噸死豬可獲利800元左右。”恒生動物生物處理廠負責人姚洪根介紹,現在“恒生”年滿負荷產能在8000噸左右,可產生效益600多萬元。
“恒生”這套零污染、零排放、可持續發展的無害化處理病死動物生態模式,也獲得了在場專家的一致好評。“農業發展必須要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并進,‘恒生’的做法解決了病死畜禽亂丟亂棄的問題,值得在各地推廣。”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吳良歡教授說。廢棄物循環利用“畜禽養殖污染的治理,也可以通過綜合利用來突破。”浙江工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林春綿說,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當務之急是要突破“畜—沼—魚”“畜—沼—果、蔬、林”等種養模式,尋求更多的轉型升級新模式。在舒蘭農業蔬菜園區,一個一體化厭氧罐,一個透明玻璃發酵房,中間通過沼氣發電機連接。負責人介紹說,“這套系統可以把秸稈、番薯莖稈等廢棄物,通過粉碎堆肥、殘葉厭氧發酵、沼渣制作基質等工藝,產生電和肥料。這套系統每天可處理3噸殘菜和3噸豬糞,年產沼氣3.3萬立方米、沼液4106噸和有機質471噸,沼液、沼渣可作為周邊茶園菜地的肥料,每年還能發電11萬余度,為附近4個村的1000多農戶帶來生產生活上的便利。無獨有偶,占地面積兩萬畝的龍泉蘭巨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在茶園、果園、竹園、旱糧種植區內配套建起了13個生態養殖小區和有機肥加工廠。
13個養殖小區的部分干豬糞被運送至有機肥加工廠加工成有機肥,還有部分畜禽排泄物進入沼氣池,產生的沼氣供應給養殖場的日常生產生活所用。沼液通過管網運送到竹園、茶園、果園和旱糧區,成為經濟實惠的液體有機肥,沼渣被運往旱糧種植區。整個示范區內建起了一條“豬―沼―經濟作物”的循環鏈,形成了污染就地消納生態小循環。更大范圍的“豬糞收集—沼氣發電—有機肥生產—種植業利用”循環則在龍游展開。依托浙江開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龍游在全縣范圍內定期收集畜禽排泄物,用于生產沼氣、有機肥、發電,產生的沼液通過專用設備輸送到各農業生產基地消納。
“主體小循環、園區中循環、縣域大循環,三種模式各有優勢,但在循環過程中,也應該對循環鏈中的各類廢棄物更加慎重。”林春綿說,以往我們不太重視畜禽糞便、農業廢棄物本身的重金屬、農藥殘留等問題,但放在循環產業中,這一點不可忽視。另外,像“水禽旱養”“秸稈飼料化”等改變原先種養模式的探索,不僅要考慮模式改變帶來的經濟效益,也要對其給動植物本身帶來的變化進行謹慎的測試,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肥藥雙控全域布局過度使用的農藥、化肥,隨意遺棄其包裝物,也是農業面源污染的一大來源。“等到污染形成,治理起來就不容易了,所以我們也在想辦法嚴控肥、藥對水土的污染。”浙江省農業廳副廳長陳利江說。自從2009年試點以來,余杭通過廢棄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置系統,基本杜絕了廢棄農藥包裝物亂丟亂棄現象。余杭區農業局有關同志介紹,政府部門撥出專項資金,依托現有的農資代售網點,在全區布點以有償補貼方式回收廢棄農藥包裝,統一收集并進行無害化處理。
余杭區每年投入300多萬元作為回收包裝的補貼,按100毫升以下、101至300毫升、301毫升以上的廢棄農藥瓶分別按每只0.2元、0.5元、1元回收;農藥包裝袋按50克以下、50克(含)以上分別按每只0.1元、0.2元回收。農戶一般每年每畝地的成本能省下4元至6元。截至2014年底,余杭區已經回收3492萬件農藥瓶(袋),銷毀廢棄農藥包裝物637噸。包裝物有辦法管起來,肥藥施用也得規范。“以前,農民給土地施肥,施的都是化學肥料。見效快,但化肥使用過多之后,土壤出現板結,土質下降,農作物的品質也跟著降低。”天臺縣農業局楊澤南說,目前,全縣上下正悄然進行著一場“種植革命”。
在天臺南屏鄉日新村,去年該區塊的水稻產量只有普通水稻的一半左右,但單價卻高出三四倍。奧秘就在于“肥藥雙控”。農民們采用生態光控殺蟲燈防治病蟲害;引進了超聲波音樂增產儀,減少了農藥、化肥使用。種出的稻米送到專業機構一檢測,198個指標全部符合有機標準。“測土配方,肥藥雙控的效果是明顯的,但是仍有不少問題值得探討。”在聽完介紹后,吳良歡教授說道,對于這些在縣域范圍內推廣的措施,要落實到每個農業生產主體,不僅需要農民的自覺,更要制度的完善,比如,如何杜絕外來農藥,如何降低相鄰種植物的肥藥影響,這些都需要在一定范圍,甚至整個縣域、市域進行通盤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