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怕不怕困境,養雞行業現實中的困境卻無法避免。"根源何在?"一個聲音響徹腦際。對呀,"養雞業"透過事物的現象看本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很擔心,蛋雞疾病何時才能到頭??纯次覀儑业拿藁ㄓ辛丝瓜x棉,小麥不僅要求產量高還要抗倒伏。蛋雞的方向呢?完全是以國外的經驗來做的,呼吁國內的專家和行業龍頭們,不要僅僅跟在老外的屁股后不管國內實際的去爭冠軍,這些沒有實際意義的稱號,定下你們的心,為中國的蛋雞行業發展去做實際有用的事吧!
近期一些有代表性的大養雞場,國家的補貼政策逐步到位了,每縣名額不等,規模必須在1萬只以上,雞友們很關注,有的能爭取到,有的沒爭取到。即使爭取不到,也不要怨天尤人,地球是圓的,世道是平衡的,這里少一點,其他地方就會多一些,用一顆平衡心看待吧,養好雞是關鍵。
主要是從政策的背后,看到的是發展趨勢,可能在5----10年內,養雞場的地區規模將達到比較穩定狀態,也就是你要成為規?;B雞場,必須在1萬以上。與一些客戶交流,感覺以后的養雞場淘汰兼并會加劇,等50多歲養雞的這一代人5---10年后,必然出現新一代的養雞人。
我大致把養雞的人群分為四種:
一、改革開放后的第一代養雞人,起步于八十年代,由最初的百十只起家,飼料0.3元,雞蛋價格3元至5元,成為最初的農村致富標兵,養雞狀元等稱號。也經歷了1998年前后飼料瘋漲,雞瘟盛行無藥無疫苗的痛苦。但堅持至今,年齡一般至少在50歲以上,大部分屬于比較成功,存欄規模一般在1萬只以上,沒有貸款,不論行情好壞,都堅持在行,可以說是把一輩子心血都傾注于蛋雞事業了,目前狀況大部分都有后代繼承產業,家產一般可以在百萬以上,有近30年的經驗和行業動蕩的心理素質。比較能接受新事物,又向現代化飼養技術學習和設備改造的意愿,又有行業內比較廣泛的人力資源,因該說將來比較穩定。
二、起步于九十年代,一般年齡在40歲左右,規模在5000左右,養雞至今,沒有經過讓人興奮的好行情,在印象中就是好一年賠一年,再病一年,資金比較緊張,導致只認價格不管質量,飼料賒欠,養殖環境惡劣,家中上有老下有小,養雞只能是為了比較好的養家糊口,一般有其他副業,養雞只能是生活得手段,如果有好的生活來源,絕不會再去養雞。
三、起步于2000年后,為響應國家政策下崗、轉業等渠道新入行不足十年,規模一般在5000以上,基本實現了自動化,大部分都能上網,愿意接觸新觀念,對產品質量品牌比較看重,專業化養雞。但是經驗少,養雞技術不夠全面,細節管理不到位,行業風險估計不夠,這樣的養雞場在行業動蕩中必然有一部分被淘汰,留下的發展會更快更大更穩健。
四、在2007年行業的高峰年里跟風進入行業的,這些廠有些是以前失敗后卷土重來的,這些人在2008年高價飼料和疫病的煎熬下,基本沒有盈利,在不久的將來必將退出,而且被蛋雞傷透了心,有的人說,即使以后下金蛋也不會養雞了。另外一些場是別的行業賺錢后轉入蛋雞行業,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剛進入時,雄心勃勃,但是經歷了2008年的當頭棒喝,知道這一行業不是那麼容易賺錢,也不是靠錢多就能有利潤的,從此謹慎經營,提高技術,這樣的場也會有好的發展。
從政策面來看,國家就是要扶持規?;B殖場,減少雞病傳播,利于控制,同時可以避免行業的“一哄而上,一涌而下”。再看近期國家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再次強調改革和開放,農業再次被重視,規?;F代化、技術化、科學化、健康化、綠色化養雞應該是未來的趨勢。記得有人說過,要想成功,最簡單的就是抓住趨勢,抓住最大的趨勢,回頭想想第一代養雞人,在78年改革開放的大趨勢下,當時抓住了社會的大趨勢便獲得了第一桶金。而目前社會狀況,不是也在醞釀著一場新的改革嗎?所以,蛋雞行業不是沒有前途,只是我們暫時沒有抓住這一行業的真正的大趨勢罷了。
希望以后的養殖業,國家推抬出更有利于養殖戶的新政策“規?;?rdquo;。淘汰一些散養的小戶,扶持規模的養殖戶,這樣料場也會緊跟轉型,做到廠家直供,也降低了中間環節的費用。這是養雞業必然的出路!也是飼料行業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