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明我國農獸藥標準制修訂進展情況和農獸藥殘留標準制定的原則與科學性,記者專訪了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組成員顧寶根研究員、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簡秋研究員和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張存帥研究員。三位專家就這一問題作出了明確回應和解讀。
記者:什么是農藥和獸藥殘留?有殘留就會影響人體健康嗎?
專家:農藥殘留是指農作物使用農藥后殘存于農產品中的農藥母體、代謝物、反應產物及雜質等;而獸藥殘留是指食用動物在使用獸藥后,蓄積或殘存在動物組織器官中或進入泌乳動物乳汁或產蛋禽蛋中的藥物原形、代謝物和雜質等。跟我們人類生病了就要打針吃藥一樣,動物生病了需要用獸藥治療,農作物發生病蟲害了,需要使用農藥防治。無論哪個國家,農業生產中都需要使用農藥和獸藥,一般來說,農業現代化程度高的國家,農獸藥使用的數量大。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00年的統計,發達國家農藥使用量是發展中國家的1.5-2.5倍。因此,各國生產的農產品都會有農藥或獸藥殘留。
含有農藥獸藥殘留的農產品并不意味不安全,是否會影響人體健康,取決于殘留量是否超標,只有殘留量超過了標準,才會對食用者的健康產生影響,沒有超標的農產品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記者:農藥和獸藥殘留安全標準是如何制定的?
專家:國際上制定了統一的農藥獸藥殘留標準(即農(獸)藥最大殘留限量,MRL)制定的方法和程序,我國也采用國際的標準和方法,在標準制定技術、規則和程序上與國際食品法典(CAC)和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一樣。
農獸藥殘留標準是根據藥物的毒性、農產品中藥物的殘留量、我們的食物消費結構,利用風險評估技術計算得出的。一般至少要經過四個步驟。一是通過哺乳動物試驗來測定農藥、獸藥的毒性,并確定每日允許攝入量,即人一生中每日從食物或飲水中攝取某種農藥和獸藥而對健康沒有明顯危害的量。二是通過規范的殘留試驗研究確定農藥在植物中、獸藥在動物體內的代謝和降解過程,以明確農藥、獸藥在作物或動物體內的主要代謝產物與分布,進而確定其殘留量。三是根據中國人膳食消費的量和結構,確定每一個人一天要攝入各類農產品的量及其在全部食物中所占的比值。四是通過風險評估計算確定最大殘留限量值。
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定殘留標準時,以最大可能的安全風險為基礎,也就是以一個人一生天天吃某種農產品和可能吃的最大量來計算;在此基礎上,考慮到物種間的差異以及孕婦和兒童的安全,在計算時增加了100倍的安全系數,也就是說,標準值通常為風險評估安全值的百分之一,因此標準是十分嚴格的,而且有很大的保險系數。所以,食品含有農藥、獸藥殘留不可怕,只要殘留量低于標準就是安全的。
按照國際慣例,殘留標準制定都須遵循技術科學、規則公平和過程透明的原則。在規則上,以貿易公平為原則。須按照世界貿易組織(WTO)《貿易技術壁壘協定》(TBT協定)和《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SPS協定)透明原則的要求,向WTO成員或組織通報本國擬實施的農獸藥殘留標準,接受各成員對標準科學性和公平性的評議。我國制定的農藥和獸藥的殘留標準都是經過各國政府官方評議的。在程序上,以公開透明為原則。按照《食品安全法》公開透明要求,農藥殘留標準制定全程向社會公開,起草階段,需在官網上廣泛征求國內社會公眾和相關行業部門的意見。經國家農藥殘留標準審評委員會審查通過后,接受WTO各成員國的評議,評議通過后由衛計委和農業部聯合頒布實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