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6元時代至8元時代的逆襲之路
時間轉眼即逝,2015年一不小心就過了一半。過去的半年,養豬人可謂嘗盡了苦與甜。上半年的豬價可用四字形容:淡季不淡。
生豬價格走勢總體來數說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1月份到3月中旬,二是3月份中旬到6月末。
1月份到3月中旬1月,元旦之際,全國人民準備年貨,豬價有所上漲,但仍在6元時代。到了下旬,年關之際,豬價仍在下跌。直到大年三十,豬價仍沒有上漲的跡象,紅紅火火的新年,養豬人“暖冬不暖”。過了年之后,被稱之為淡季,豬價卻顯漲勢,但仍然沒過多久之后又現下跌,連元宵也拯救不了。直到3月中旬,豬價才觸底反彈。清明、五一前后也只是稍微震蕩而后無一不重拾漲勢。端午直接震蕩可以無視,大有一股誰都 阻擋不了豬價上漲勢頭的態勢。而那時養豬人不知道的是,豬價至此翻身,直線上漲。3月份中旬到6月末
豬價自3月份中旬上漲以后,一直到6月末,一直在漲,甚至一天一個價。而7月份豬價也仍是漲勢。
3月份中旬生豬價格的上漲,可以說山東金鑼的病豬事件是一個催發劑,提前讓豬價現漲勢,并且在2014年養殖戶大量退出而造成的生豬供應減少引起供不應求的有利條件下,豬價從此不漲不可收拾。一開始說豬少,養殖戶是拒絕的,但隨著豬價的越漲越高,收豬人催豬的電話越越急,養豬人不得不承認并意識到機會:豬真的少了。
而上半年的生豬存樣和能繁母豬的存欄一直在減少。直到2015年5月份,全國生豬存欄38615萬頭,比上月減少0.2%,比去年同期減少9.8%;能繁母豬存欄3923萬頭,比上月減少1.2%,比去年同期減少15.5%。這也是連續第21個月持續下滑,生豬養殖業“去產能”力度和時間均遠超預期,雖然去產產能化速度漸緩,但很顯然,淘汰仍在繼續。
5月份能繁母豬存欄3923萬頭,比標準的4800萬頭減少將近千萬頭,而母豬的存欄,關系到一年后的豬價,可想而知,后期的豬價將不會太低,至少不會回到2014這個養豬人的“末日”。
豬價上漲,能繁母豬減少,養殖戶看好后期豬市從而補欄熱情大增,仔豬價從而也一直高企不下, 外三元仔豬標準體重甚至達到500元/每只的高價,當然,這也蠶食著養殖戶后期的利潤。
總的來說,養豬人暫時的春天是來臨了。如今全國均價上8,部分地區上9,養殖戶預測能上10,養殖戶的春天就要來了!但養殖戶還是不可大意,養好豬,在豬價高的時候有豬可出,便是贏家!
下半年豬價將如何?
上半年生豬價格完美地完成了從6元時代到8元時代的逆襲,下半年又將如何?
如今是7月初,豬價已上8破9,那這下半年,真是要破10上11的節奏?首先來看7月,6月北方豬價大逆襲,反超南方帶動豬價全面進8并破9,而南方在這期間一下是慢漲維穩的態勢。原因相信養殖戶都知道,而7月份,這一份大漲的喜悅,將由南方接力,是真是假,我們一起來見證。
8月并無利好豬價的特大節日,因而豬價的趨勢只會按照豬市的自然規律平穩上漲。而母豬存欄今年一直下降,因而到了相對應要出欄的8月,生豬出欄量也將有所下降,因而豬價只會漲不會跌。
而到了9、10月,各大高校紛紛開學、抗戰勝利日三天假、中秋節以及緊挨著的“10.1”的到來都將刺激著生豬消費,同樣在缺豬的前提下,而消費量并無特大降低的情況下。豬價破10,并不是神話。
11、12月逐漸進入冬季,那時出欄的生豬是5、6月份的仔豬,雖然5、6月份的豬存欄下降速度有所減緩,而產能的淘汰不能一直淘汰下去,總會慢慢止住,而且仔豬價格也在高位,所以那時的豬價就算有所震蕩,無論從成本和供需方面看,都不可能有太大跌幅。
自從3月份中旬豬價上漲以后,“缺豬”一直就成了豬價上漲的主流原因。而如今無論是養豬人、收豬人、屠宰商都不得不承認豬少這一事實。如今雖然豬價在“瘋漲”,對于后市也是一片看好,有人在熱情補欄的同時,也有人在退出。他們認為,“養豬如炒股,太折磨人了,剛賣完豬,豬價就又漲了。”
雖然后市有所看好,雖然豬價在“瘋漲”,雖然有養殖戶在上漲的過程中選擇了壓欄,但養豬網小編要告訴養豬人的是,無論跌還是漲,都要理性,不要盲目壓欄、補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接下來我們來看飼料價格:由上圖可知,2015年上半年玉米由低至高。2015年1-6月份,國內玉米價格由年初的2250元/噸低位盤整,自3月份開始穩步上行,至4月初全國玉米均價約2366元/噸,較1月初上漲約4.9%;4月中下旬玉米價格震蕩前行,進入6月中下旬后持續弱勢運行,截至6月底約2324元/噸,較4月初的最高點相比下跌1.8%,較上年同期的2455元/噸相比,下跌約130元/噸。整體而言,上半年國內玉米價格較年初漲幅約3.3%,而上年同期漲幅約8.9%。
那原因是?
1、供應玉米市場的行情走勢離不開供求關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供應是根本。從玉米的產量來看,近幾年不論是單產還是總產量都是逐年增加的。過去十幾年中政府相關惠農政策的鼓勵,玉米種植面積穩定增加,加上一定的“天時地利”、技術改進,單產上升明顯,所以整體上國內玉米產量自然是逐年提高的。綜合各家機構統計數據,2014年國內玉米產量約在2.2億噸。且不論這個產量是否確切反映國內玉米供應,但從國儲糧來看,據本網跟蹤數據顯示,2013年東北地區臨儲收購累計6919萬噸,跨省移庫玉米950萬噸,2014年至今累計拍賣成交2013年產東北臨儲玉米約850萬噸,因此東北地區剩余的2013年臨儲玉米約在5120萬噸,此外還有新收的逾8320萬噸的2014年產玉米,以及庫中的2012年玉米,粗略估計僅東北地區國儲玉米庫存約在1.3億噸。總體而言,國內玉米市場供應壓力顯而易見。
2、需求供應是需求的前提,而需求是市場行情走勢的決定因素。國內玉米消費需求結構中,飼料需求占比最大,其次是工業需求,玉米市場而言主要關注的是淀粉、酒精行業消費情況。從飼料需求來看,終端養殖消費需求恢復緩慢,國內生豬、能繁母豬存欄處于歷史地位,參照農業部最新數據可知,2015年5月份全國生豬存欄38615萬頭,同比減少9.8%;能繁母豬存欄3923萬頭,同比下降15.5%,生豬供應減少豬價得利好迎來上漲,但飼料需求卻缺乏支撐,據農業部統計的180家飼料企業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豬料產量同比下降了12%,1-4月份期間,國內大部分豬料銷量都是下降的。玉米飼用需求不理解,玉米市場難獲支撐。從玉米深加工來看,近一兩年來,玉米深加工產品淀粉、酒精利潤長期處于虧損狀態,據了解酒精開工率長期低于60%,而淀粉行業開工率最高也只是在70%左右。深加工行業利潤長期不理想,對玉米價格提振力度較弱。
3、政策
3.1 玉米臨儲收購擋也擋不住
2014/15年度東北玉米臨儲收購累計8328萬噸,巨量收儲再次創下新高。上年度臨儲規模約7000萬噸,接連的巨量收儲,國儲庫存壓力高企。臨儲收購執行,對東北市場提振效果最明顯。收儲期內,東北產區現貨整體表現堅挺,其他市場或多或少受支撐。進入4月份,隨著市場余糧縮減、國儲拍賣啟動,收儲對市場的提振作用逐漸淡化。
本年度的巨量收儲市場關注頗高,但自政策執行至收儲結束,期間幾經波折。本年度收儲時間開始于2014年12月15日,較上年相比時間上推遲了近兩周,這也就從時間上限制了前期收儲進度慢于上年同期;因本年度玉米生霉粒情況較嚴重,質量不達標限制了前期收儲進行,最終發改委下發補充通知,將生霉粒標準在2%之內調整為控制在不超過5%,執行以質論價、平均扣量與扣價基本相當的原則。在最終臨儲收購中,生霉粒2%-5%的玉米數量約4098萬噸,占據收購總量的49.21%;收儲期內多次提及倉容緊張問題,但最終收儲還是以“破八”收場。
3.2 臨儲拍賣提前開啟,成交持續低迷
今年的臨儲拍賣時間上有別于往常,年初(1月6日-8日)開始了首輪拍賣,此次拍賣實際上是玉米進口配額與國儲糧的捆綁競拍,但究其背后可謂是變相的刺激玉米消耗,對國儲去庫存化來說好似積極的,當期對市場實際影響不大。進入4月國儲拍賣開啟,而此時東北收儲活動尚未結束,收儲期內政策糧投放,國儲庫存壓力可見一斑。當期玉米市場供應充足,政策糧投放無疑加劇市場供應壓力。
5月東北臨儲糧首輪拍賣開啟,首拍成交不甚理想,一方面在市場無供應缺口的情況下,參拍陳糧熱情不高,同時進口替代品使用火熱,壓制東北高價糧成交。中旬進行的第二輪拍賣中吉林、遼寧2013年產玉米首次進入拍賣流程,從當期2013年產吉林、遼寧、內蒙三等糧起拍價高出當年臨儲收購成本約50-100元/噸不等,拍賣底價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國儲量順價拍賣顯而易見,對玉米市場形成一定的底部支撐,但在市場供應充足、終端需求不佳、進口替代火熱的形勢下,市場成交整體清淡。由圖2-2可以看出,雖國儲拍賣逐漸進入常態化,周度拍賣量也達500萬噸左右,與去年大多時間的平均水平相當,但實際成交有限,成交率節節下滑。
3.3 政策傳聞不斷,補貼也難提升消費
玉米市場長期政策市特征明顯,上半年的玉米市場也不例外。在國內玉米市場長期弱勢行情下,市場主體寄希望于政策面,關于政策傳聞不停歇,但最終得到驗證的寥寥無幾。今年政策面惠及的主要是東北地區部分深加工企業,5月中上旬黑龍江、吉林地區給玉米深加工企業補貼政策出爐,對于符合補貼標準的深加工企業,黑龍江省給予200元/噸補貼,吉林省給予150元/噸。6月中上旬,黑龍江省補貼政策再加碼,玉米補貼標準調整為400元/噸。補貼政策落實,對于東北深加工企業是利好,基于成本優勢,企業競爭力得以提升,但整體來看,補貼政策成效甚微。國儲拍賣成交低迷局面難改,另深加工行情長期虧損,即使企業在原料有優勢,但行業整體開機率水平不高,難以對玉米消費需求形成明顯支撐。
4、替代
上半年玉米市場整體表現一般,除卻3月份的一波上漲行情,大部分市場處于弱勢震蕩格局。而在玉米市場相對淡靜時,進口替代品市場則異常活躍。“冷了玉米,火了高粱”來形容上半年的高粱替代頗為合適。截至5月份,國內高粱進口累計427萬噸,近乎去年同期的3倍,高粱進口急增,持續擠占玉米消費市場。源于國內玉米價格長期堅挺的背景下,飼料企業選擇的替代品種也逐漸多元化,隨著技術不斷改進、飼料配方優化,現在談起高粱替代似乎“輕而易舉”。各家企業根據自身技術不同,配方中替代比例也不一樣,在替代高潮下,有市場人士提出調整配方后,進口高粱可以做到百分百替代玉米。在市場供需失衡、政策失靈,玉米市場長期偏弱的形勢下,進口替代品持續擠占玉米消費市場,需求不理想,玉米價格進一步受制約。
5、進口
2015年1-5月份國內玉米進口累計177.76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31.57%。雖相較國內的玉米產量而言,每年的720萬噸玉米進口配額稍顯“遜色”,但玉米進口同樣值得關注。5月份進口量上升明顯,同比環比增加明顯,主要原因在于5月份烏克蘭玉米到貨量增加明顯。進口格局來看,烏克蘭玉米取代美國玉米,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國內自5月下旬迎來到貨小高峰,且按照合約推算,預計烏克蘭玉米集中到貨情況會持續到第三季度。
而后市,國內玉米供應寬松是既定局面,而終端需求卻難以跟上供應步伐,供過于求的趨勢下,玉米價格上漲面臨壓力。國儲庫存高企、進口替代大量使用、飼料消費需求增速緩慢、深加工行情長期疲弱,多重利空制約市場,玉米價格整體弱勢。下半年來看,7、8月份主要關注新作生產情況,若東北產區玉米不出現明顯旱情,玉米長勢良好,進入8月份玉米市場仍有走跌可能。待新玉米上市,市場供應壓力進一步加大,玉米價格必將承壓走低。目前來看,玉米市場缺乏支撐,玉米價格難有起色,后期主要關注終端養殖行情恢復情況以及政策面是否會再有動作。整體而言下半年玉米市場整體仍是弱勢。
再來看2015年上半年的豆粕價格。可以說是直線下降,幾乎要與玉米價格同價。在供應充足,需求低迷,豆粕價格連續大幅下跌。
一般情況下,大連地區豆粕價格要高出兩廣地區150~200元/噸。大連地區虧損,意味著全國大豆壓榨利潤全部進入虧損區,這樣導致油廠限產或者減產。根據巴西進口大豆5~6月均值3060元/噸計算,大連地區豆粕保本價格為2677元/噸。目前大連地區豆粕價格為2730元/噸,還有53元/噸或者略多的下跌空間。
由此可見,在低價進口大豆逐漸到港、國內壓榨企業開機率恢復的狀態下,豆粕供應增加在所難免,而生豬養殖等消費端持續低迷。豆粕市場在超跌反彈后,仍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2015年以來,國內農產品期貨品種中,粕類和油脂期價呈現明顯的分化走勢,粕類期價一改往日強勁走勢,期價持續下跌,但是油脂期價卻表現出明顯的觸底回升走勢。油強粕弱成為新常態。綜上所述,后期豆粕期價反彈需要資金面更多的配合,而如果后期豆粕持倉量增加有限,那么預計期價仍以弱勢振蕩為主。
結語
總的來說,2015年上半年豬市是先苦后甜,豬價上漲,飼料原料價格總體來說保持低位,對于養殖戶是個好事。而后市,豬價仍有看漲。但養殖戶壓力仍在,環保、人工等其他成本在漲。所以養殖戶仍要以提高養殖技術為己任。關注行情,盡量讓自己的成本、損失最小化,利潤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