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效養羊的概念與指導思想
1.1 高效養羊的概念
高效養羊特點是:羊場規模大,飼養密度高,生產全過程的技術密集,生產周期短,生產力和勞動生產率高,產品適應市場需求,飼養方式以全舍飼為主。這種理想的新體系也就是規模化,集約化的養羊生產體系,它要求生產者和管理者能夠準確地掌握羊群對不同環境的反應特點,采用人為控制環境的配套技術,包括營養,繁殖,獸醫保健等重要環節的調控,對養羊生產實行有效的控制,并能建立或組織完善的服務體系,達到規模化,集約化高效生產與產業化服務的平衡協調。
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過程中,將畜牧業作為突破口,實行農牧合,建設一個高效的牧結合生態體系,是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戰略舉措。一個完整的農業結合生態體系,是由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三個子系統所組成。因此,在持續、穩定發展種植業的同時,必需建立一個高效節糧型的畜牧生產體系,種植業為養羊業提供物質基礎(飼草、料),養羊業為種植業提供有機肥,彼此互為供求關系。農作物秸桿及農副產品的“過腹還田”,是節糧型或生態型畜牧業的最重要基礎。1996年由國務院轉發農業部關于1996~2000年全國秸桿養畜過腹還田項目發展綱要,提出了發展目標和戰略布局,制定了推進秸桿養畜的若干政策,該項目實施的經驗業已證明,“秸桿養畜、過腹還田”可為農業提供大量的優質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改良了土壤,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持續增產,從而實現農、牧的良性循環。
1.2 高效養羊的基本指導思想
以畜牧科學和現代科學技術為先導,以生產經濟效益為中心,在適宜,配套的生產,管理和經營體系中,最大潛力的發揮和調動新技術的效力和生產者的積極性,使養羊業成為農業經濟的新增長點,形成支柱產業。
2 實現高效養羊的途徑
目前,我國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例為20% ,而澳大利亞為75%,丹麥、新西蘭為90%,法國為52%,美國為60%以上。據聯合國,FAO1997年統計,世界平均消費羊肉1.88kg,澳大利亞為37.5kg,新西蘭為154.62kg。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肉類總量為18.5kg,其中羊肉僅為1.91kg,占總消費量的10.32%。我國的輕工業原料,40%以上來自畜牧業,其中養羊產品所占比例較大。
從我國的養羊生產實際出發,建立新技術體系,推廣和應用現代畜牧科技綜合配套技術。如塑料暖棚養羊,作物秸桿的青貯、氨化、微貯,餅粕飼料脫毒,增肉劑應用,羊群結構優化,綿羊高頻繁殖,獸醫保健技術,優質高產牧草栽培加工、高效利用,羊肉及其產品深加工增值和產—供—銷一條龍服務體系的建立等。在推動千家戶養羊的同時,依不同地區生態條件,組織建立養羊生產基地,不斷推動專業化、規模化和集越化養羊的進程,提高我國養羊業的水平。建立和健全良種繁育及雜交利用新體系。
依各地生態條件和養羊發展向,引進適宜的優良綿、山羊或肉用羊品種,為農、牧民提供高產優質種公羊。在養羊比較集中的區域,設立人工授精站、網或供精點。(鮮精或凍精)。建立養羊生產技術指導站或養羊協會,推廣先進、實用的綜合配套技術,培訓養羊技術人員,開展試驗研究,以點帶面,取得經驗后大力推廣。
3 建立飼草、料高產栽培、加工與高效利用的生產—供應新體系
養羊的成本60%~70%是飼草、料。要使養羊生產有利潤,首要條件是保證飼草、料的充足、平衡飼料、飼草是發展現代養羊業的基礎。要實現現代養羊業,必須改變靠天養羊的傳統生產方式積極改造與合理利用天然草場,提高產量,計劃放牧。在現階段,有計劃的利用撩荒地、輪作田和基本農田,建立穩定高產田。以極少量土地生產大量的優質牧草,是達到工廠化養羊的有效途徑。不論在農區還是牧區,樹立靠人工草場徹底解決羊群飼草不足的思想十分重要。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各種農作物秸稈,適時收集,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的方法,進行粉碎、氨化、發酵等加工處理,提高飼草的利用率。采用人工種植高產飼草和充分利用作物秸桿相結合的綜合措施,保證羊群營養的全年均衡供應,在此基礎上才能挖掘羊生產的最大潛力,達到最佳效益。供應和大幅度降低飼草、料生產成本。我國青、粗飼料,農副產品資源,特別是農作物秸稈資源十分豐富,利用潛力巨大。
4 改善飼養管理條件,提高勞動生產率
改變靠天養羊,粗放飼養的傳統養羊習慣,建立鞏固的飼草、料生產基地,積極發展全價配合飼料工業,按營養需要進行標準化營養飼養。同時,要加強棚圈建設,根據不同氣候條件,因地制宜修建羊舍。北方和高寒牧區要大力推廣塑料暖棚養羊技術,南方潮濕地區提倡修建簡易樓式羊舍。推廣機械剪毛、種草貯草機械化,減少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5 發展“龍頭”企業,建立產加銷、貿工牧生產新體系
在高效養羊生產中,時時刻刻必須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我國山東省的成功經驗證明,只有抓好“龍頭”企業,才能連接廣大養羊生產單位,不斷拓寬、發展市場。為確保養羊業的活力,要建設好各類羊生產基地,突出特點,形成整體規模,抗御市場風險。建設好“龍頭”企業,創畜產品名牌,實行名牌戰略。開發“拳頭”產品,實行產—加—銷“一條龍”的生產體系,貿—工—牧一體化經營,走產業化發展道路。只要采取這種生產經營方式,養羊業才能不斷持續發展。
6 加強養羊科學研究,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廣服務體系
養羊科學研究必須面向養羊生產,面向未來。緊密圍繞養羊生產中的技術重點和難點,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采取實用技術的合理組裝配套等方法,發揮技術的整體效應,是加快實現養羊現代化的關鍵。與此同時,建立完善的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廣泛采用現代化養羊技術和科研成果,不斷提高養羊生產的科技含量。
6.1 高效養羊的生產工藝流程與生產體系設計原則
6.1.1 工藝流程
優質牧草的高產栽培→作物秸稈及副產品的加工與高效利用→各類羊的營養調控→優良品種的引用、改良→高效、高頻繁殖與管理配套技術!環境調控→獸醫綜合保健!糞便無害化處理→產品深加工與產業化!過腹還田!農業可持續發展。
6.1.2 生產體系
在這個循環的生產體系中,每一個工序(環節)都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缺一不可。應用食物鏈理論設計高效養羊生產體系的原則。在高效養羊中引入食物鏈理論,正確應用食物鏈的法則,把養羊生產作為一個完整的生產體系,在現代科學技術的調控下,用盡可能少的飼草、料,在盡可能短的周期內生產盡可能多的產品,以期獲得盡可能高的經濟效益,并達到或維持盡可能最佳的生態平衡。
(1)注重營養層次的多少與能量消耗的相關關系
在養羊生態工程設計上,切忌盲目性,要注意使食物鏈的低營養級的物質和能量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盡早從生態系統中取出產品。這就是說,滿足各類羊的營養需要,發揮品種的最佳生產性能,縮短生產周期,降低能量的損失,是高效養羊生產體系設計首先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2)盡量擴大食物鏈的“源頭”———第一性生產(植物的)生物量
充分利用一切土地,不僅要盡量擴大飼草量(草)種植面積,而且要求飼草料種植的品種齊全,“花色俱全”,建立多層次多種類的立體植物群落結構,發展能量轉化高的飼料作物。只有豐富了“源”,才能有充足的“流”。
(3)飼養的羊群頭數必須與能夠提供飼料的總量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使之保持相互間的動態平衡
依各地不同草場和飼草料草地的生態條件設計載畜量,才能取得更佳的經濟效益,只有保證羊群有全年均衡的營養供給,才能獲得最高生產力。
(4)依據飼料資源條件,選擇合宜的品種和養羊方向為主要組合,以期獲得最佳效益根據飼草,料的質量,類型和利用狀況,選擇適宜的品種和養羊生產方向。
(5)遵循生態地理的原理和原則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生產模式,管理方法和技術體系,不生搬硬套。
(6)用整體論和系統工程觀點設計各特定區域和特定目標的模式將整體,開放系統,數學模型以及計算機全面結合,對生態養羊業這一整體采用多目標,多因子,多層次,多變量,多方案,多途徑的綜合分析提出多種方案(模式),供養羊新生產體系比較和選擇。
(7)引入計量營養學原理
所謂計量營養學是應用系統科學的思維原則和研究方法,以計算機為主要手段來研究動物營養過程,在精確的數量化的基礎上實現營養調控目標,以便進行正確的飼養和營養決策,降低生產、管理和營養的消耗量,提高生產力。
7 高效養羊的技術體系與技術要點
7.1 優質飼草的高產栽培技術體系要點
轉變觀念,高度認識在高效養羊的新體系中,將優質飼草的高產生產作為該體系的“重中之重”,是第一位的環節。從生態學的食物鏈理論角度出發,這就是食物鏈的“源頭”,只有加大發掘、擴大和“開源”的力度,才能有充足“流”,高效養羊的生產基礎才能牢固,也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高速發展。所以,應當從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優質飼草高產栽培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義。
優質與高產的關系基于我國人增—地減—糧緊—要求上漲的基本國情和對養羊業的基本分析,提出建立優質飼草高產生產體系的指導思想是:選擇適宜于本地生態條件的優質飼草品種,建立穩產高產栽培模式,首先必須是高產,第二必須是優質,兩種要求必須同時具備。在高效養羊中,飼草供應的主渠道首先應當是充分利用極少量的優良土地,種植優質高產的飼草,滿足養羊需要的75%~85%,其次才是利用農作物秸桿,開發非常規飼料資源,實現多層次的利用。養羊生產依靠建立的優質飼草高產體系,給養羊生產者提出了兩個方面的要求。第一,從飼草利用角度出發,重點是飼草的品質優良,利用率高,數量充足,能發揮羊的最大生產潛力;第二,從飼草生產角度出發,重點是飼草的高產栽培,在充分滿足生產高產飼草的土、肥、水、種等基礎條件的前提下,發揮土地的最大生產潛力,生產此常規土地多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植物產品,最大限度的降低生產飼草的生產成本。
7.2 優良品種推廣與品種改良技術體系要點
養羊生產向依各地的自然環境、消費習慣、經濟、文化及市場的特點,科學地確定適合本地的養羊生產向。適合飼養肉羊的,應以肉羊為主加速發展,適合發展山羊的,應加大發展的力度
適宜品種的引進與推廣選擇適合本地區的優良品種,引種要考慮品種的合理布局,采用新技術加快優良品種的推廣。品種的改良與改良技術體系建立統一規劃,建立配套的改良技術服務體系。在現階段,由于服務對象的變化,特別要重視建立符合生產需要、深受農、牧民歡迎的服務隊伍和服務方式。高效高產品種的選育在大力推廣優良品種的同時,必須注重對適合本地條件的高效高產品種的選育工作,以保持發展的后勁。
7.3 高效飼養與管理技術體系要點
非蛋白氮的利用:充分發掘反芻動物可以利用非蛋白氮的生物學潛力,用好用足非蛋白氮。
飼料組合效應:建立正確判斷飼料組合效應的測定方法,科學合理的使用各種飼料和飼草。
飼料衛生:建立飼料衛生的技術體系,減少飼料污染,生產無污染的綠色養羊產品。
飼草青貯與秸桿微貯:實行全部飼草的青貯和秸桿的微貯加工的技術措施,提高飼草的利用率,降低飼養成本。
羔羊早期斷奶與代乳品:采用先進的羔羊早期斷奶料或代乳品,對羔羊實行早期斷奶,集中育肥,生產優質羔羊肉。
系統管理:將養羊生產視為系統工程,采用系統管理技術。
環境調控:對羊生存環境的各個方面進行有效的控制,包括標準化羊舍的設計,塑料暖圈及飼養設施的優化。
營養調控:按照各類羊的和生產目標營養需要特點,對羊群實施有效的營養調控,最大限度的發揮各類各品種羊的生產潛力。選育工作,以保持發展的后勁。
7.4 高頻高效繁殖及繁殖管理技術體系要點
公羊生殖保健與優化人工授精體系對公羊實施配套的生殖保健,大幅度提高新鮮精液和冷凍精液人工授精的受胎率。
母羊生殖能力的監視采用現代微量分析測試技術對母羊進行生殖能力的檢測,保證生產羊群中不混雜有生殖能力低下的母羊,降低母羊的飼養成本。
母羊發情調控采用外源激素對非繁殖季節和繁殖季節的母羊實行有效的發情控制,按市場需求組織母羊的繁殖,生產反季節的羊產品,獲取最高的經濟效益。
高頻繁殖在保證營養供給的基礎上加快母羊繁殖的頻率,包括母羊一年兩產、或兩年三產,當年母羔當年配種。
母羊多胎采用生殖免疫技術和利用多胎品種的遺傳潛力使母羊多產羔,提高母羊繁殖率。
高頻繁殖的營養調控采用營養調控技術保證羊群的高效高頻繁殖目標。
母羊發情鑒定與早期妊娠診斷采用免疫學和先進的儀器設備對母羊實行有效的發情鑒定和早期妊娠診斷,減少繁殖損失。
高效繁殖的計算機管理建立羊群高頻繁殖的計算機管理體系,發揮多學科技術的集合優勝,使養羊生產實現高效益。
7.5 高效養羊的獸醫綜合保健技術體系要點
羔羊常發病的綜合防治對羔羊常發的18種疾病實行有效的綜合防治,保障羔羊的健康。
種羊的獸醫綜合保健建立種羊的綜合保健體系,確保種羊的種用價值和高頻繁殖對種羊的要求,在一年內任一時期都能保持旺盛的性欲和生產高質量的精液。
圍產期母羊的綜合獸醫保健對圍產期母羊實行有計劃的綜合保健,確保母羊的健康和妊娠安全。
工廠化飼養羊群主要疾病的防、檢、驅程序按工廠化飼養的要求對羊群主要疾病實施重點的防、檢、驅程序,確保大群的安全。
飼草、料及飲水的衛生質量控制對飼草、料和飲水進行衛生控制,定期、定指標對所用的飼草、料和飲水進行質量檢測,及時糾正不合格現象。
羊舍環境凈化定期檢測羊舍環境,及時消除病原,最終達到羊舍環境的凈化。
營養性疾病的防治采用綜合措施,正確診斷和預防營養性疾病的發生,選用對癥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添加劑,注重營養的合理配合。
7.6 糞便的無害化處理及高效利用技術體系要點
糞便的處理羊糞便處理的設施及設備的優化,防止對環境的污染。
羊舍惡臭的控制采用高效生物除臭劑消除羊舍內的惡臭。
高效復合有機肥料的制造將羊糞與無機元素配合制造出適合高產、綠色農作物的高效復合有機肥料。
糞便污染的監測、評估與綜合防治依客觀的監測指標綜合評價糞便污染的程度,制定有效的綜合防治措施。
7.7 高效養羊的產業化技術體系要點
名、優、特產品的開發與生產開發生產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產品,反季節產品。
產品的精、深加工開發研制特色食品,對羊產品實行精細加工。
市場培育與市場網絡積極培育市場,建立地區間或全國范圍內的廣泛的市場網絡。
產—供—銷一體化體系建立完善的生產和銷售一體化體系,保障生產者的利益。
7.8 過腹還田與農業可持續發展技術體系要點
工廠化養羊的積肥模式建立適合工廠化生產的養羊生產積肥模式,多積肥,積好肥。以增施有機肥為主的穩產高產田的建立在以增施有機肥為主的農區逐步建立高產穩產田,建立相應的高產栽培模式。農、牧結合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模式依生態學原理建立新型的養羊業與農業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模式,形成各自的產業支柱。工廠化高效養羊是我國養羊業的根本出路。